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16)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昌柱董为郑龙亭张颖奇吕锦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自然科学进展》《人类学学报》《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主题:新生代早更新世英文李氏动物群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英文)被引量: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年第2期153-163,共11页金昌柱 张颖奇 孙承凯 郑龙亭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0372016)资助
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nov.。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pohaiensis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
关键词:安徽繁昌 早更新世早期 贝列门德鼩 气候事件 
3D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Pleistocene cheetah skull from the Tangshan, Nanjing, China被引量:3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07年第1期74-79,共6页DONG Wei HOU Xinwen LIU Jinyi FANG Yingsan JIN Changzhu ZHU Qizhi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40372016);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omography and image processing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virtual 3D reconstruction and non-invasive dissection of fossil specimens. We used these methods to reconstruct a virtual 3...
关键词:CT imaging 3D reconstruction cheetah sknll early Pleistocene Tangshan NANJING 
安徽淮南大居山的早更新世反刍类被引量:5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6年第4期332-346,共15页董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2016)资助
继在安徽淮南大居山发现晚中新世老洞哺乳动物群和新洞早上新世哺乳动物群后,1998年在老洞西侧又发现了西裂隙哺乳动物群。据对所出土的化石标本所作的整理研究,大居山西裂隙的反刍类动物化石有4个种:狍后麂Metacervulus capmolinus、...
关键词:安徽淮南大居山 早更新世 反刍类 
南京汤山早更新世猎豹头骨CT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被引量:6
《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第9期1146-1152,共7页董为 侯新文 房迎三 刘金毅 朱奇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16);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CT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将标本的CT数据复原成虚拟标本进行无创解剖.本研究使用这一技术重建并无创解剖了产于南京汤山驼子洞的早更新世猎豹头骨化石,测量了颅内模各部分的容量.驼子洞猎豹的额窦呈蜂窝形,脑...
关键词:CT影像 三维重建 猎豹头骨 早更新世 南京汤山 
安徽芜湖金盆洞旧石器遗址的偶蹄类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06年第2期161-171,共11页董为 金昌柱 郑龙亭 孙承凯 吕锦燕 徐钦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16)
经对2002年与2004年出土于安徽芜湖金盆洞遗址的偶蹄类所做的深入研究,金盆洞遗址的偶蹄类有6个种: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梅花鹿(Cervus(Sika)nippon)、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马鹿(Cervus elaphus)、麂未定种(Muntiacussp....
关键词:安徽芜湖石硊镇 金盆洞遗址 更新世 旧石器遗址 偶蹄类 
河北泥河湾“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分类地位的再思考(英文)被引量:3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第4期297-303,共7页富田幸光 金昌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372016);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C)(No.14540441)资助
自20世纪60年代,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地层中陆续发现了p3由5个主要褶沟组成的兔类化石,并先后建立了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Gureev et Konkova,1964)和三裂齿兔(Tris- chizolagus Radulesco et Samson,1967)两属。近年,在中国安徽淮南...
关键词:河北泥河湾 晚上新世 稻地动物群 上新五褶兔 三裂齿兔 
First discovery of Promimomys (Arvicolidae) in East Asia被引量:3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年第4期327-332,共6页JINChangzhu ZHANGYingqi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Climbing Project(Grant No.95-zhuan-0l);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40372016).
Promimomys asiaticus sp. nov., the first 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in East Asia, is described. The material was collected from the early Pliocene cave deposit in Daju- shan Hill, Huainan, Anhui Province. Promimomys w...
关键词:上新世 啮齿动物 Promimomys 安徽 生物特征 
东亚地区首次发现原模鼠(Promimomys,Arvicolidae)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05年第2期152-157,共6页金昌柱 张颖奇 
国家“九五”攀登专项(编号95-专-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16)资助.
记述了在东亚地区首次发现的亚细亚原模鼠(新种)Promimomysasiaticussp.nov..化石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早上新世的洞穴堆积.原模鼠最早发现于欧洲,一般认为它是科中最原始的祖先类型.我国发现的原模鼠新种以臼齿珐琅质层较厚且分布较均匀...
关键词:东亚地区 安徽 亚细亚原模鼠 化石 古动物 新生代 
安徽淮南新生代晚期老洞动物群的兔形类被引量:9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4年第3期230-245,共16页金昌柱 
国家"九五"攀登专项 (编号 :95 -专 -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0 3 72 0 1 6)资助
记述了新生代晚期兔形类的两新种 :淮南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huainanensissp .nov .和李氏翼兔Alilepusliisp .nov .,材料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洞穴堆积的不同层位。淮南上新五褶兔以个体小 ,p3的前褶沟结构简单 ,后内褶沟釉岛状 ,p4...
关键词:安徽 新生代 晚中新世晚期 兔形类  淮南上新五褶兔 李氏翼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