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类

作品数:51被引量:17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为金昌柱徐钦琦王元秦大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进化》《人类学学报》《福建教育研究》《当代畜禽养殖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二连盆地偶蹄类化石研究新进展
《化石》2022年第1期79-80,共2页李茜 
始新世初期不同类型的原始偶蹄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这使得偶蹄类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始新世之后、尤其是中新世以来,偶蹄类获得了演化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它们是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
关键词:偶蹄类 内蒙古二连盆地 有蹄类 始新世 亚洲大陆 中新世 哺乳动物 多样性 
库木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被引量:6
《生物多样性》2021年第9期1206-1214,共9页吴运佳 程芸 袁磊 张诗 张烁 刘少创 
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生存于中亚沙漠腹地,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探究野骆驼活动节律和家域状况,了解其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活动模式,为其有效保护管理提供支持。本研究于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利用GPS跟踪项圈先后对库木塔...
关键词:偶蹄类 野骆驼 活动节律 家域 布朗桥运动模型 保护 
中国境内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化石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3期490-502,共13页董为 白炜鹏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 26030304)
1956年在广西大新黑洞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此后在广西的柳城和武鸣、湖北建始、广西巴马、重庆巫山、广西田东和崇左、贵州毕节及海南昌江也陆续发现了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其中田东有么会洞和...
关键词:巨猿 偶蹄类 古生态 更新世 华南 
基于红外相机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蹄类活动节律调查被引量:15
《四川林业科技》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彭科 陈旭 温平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偶蹄类物种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共发现六种偶蹄类动物,分别为羚牛、斑羚、鬣羚、林麝、毛冠鹿、野猪。相对多度结果显示,最高的为斑羚(RAI...
关键词:偶蹄类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2期306-318,共13页董为 王元 白炜鹏 张颖奇 刘金毅 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 26030304)资助。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
关键词:哺乳动物群 巨猿 广西巨羊 缺缺洞 广西崇左 早更新世晚期 
重引入林麝的家域利用与个体迁移被引量:8
《兽类学报》2020年第2期109-119,共11页刘嘉辉 王艳 边坤 唐婕 王伟峰 郭林文 王波 方谷 赵兰 齐晓光 
野化放归项目(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科学院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22053);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2018TD-017).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典型的林栖偶蹄目动物,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引起的家域丧失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因素。了解其家域面积,生境偏好等基本信息,是更好保护这一重要珍稀濒危动物的前提。但是,由于林麝生性机警...
关键词:偶蹄类 林麝 GPS颈圈 迁移行为 家域 栖息地选择 
偶蹄类的牙齿化石
《化石》2019年第4期31-35,共5页董为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在周口店一带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当时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便在一起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新生代研究室"。这个机构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关键词:新生代研究室 古人类研究所 古人类化石 地质调查所 古脊椎动物 中国科学院 协和医学院 翁文灏 
繁昌人字洞的偶蹄类化石
《化石》2018年第4期23-25,共3页董为 
偶蹄类是脊椎动物演化中最成功的类群之一,除了猪科以外基本上是素食者。偶蹄类的距骨有两个滑车,是最显著的解剖学特征。另外,大部分偶蹄类的趾骨及其末端的角质保护物——蹄的数量如同其名称一样是偶数。“九五”攀登项目实施期间在...
关键词:动物化石 人字洞 脊椎动物 项目实施 “九五” 素食者 解剖学 相似 
高中数学“反刍教学法”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方法
《福建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16-17,共2页黄清钿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立项号FJJK15-550):“农村高中数学基础薄弱生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研究成果.
一、反刍教学法的内容 (一)“反刍教学法”概念的解读 反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例如牛吃草,先将草放在嘴里粗嚼后就咽下,待到没有草吃或...
关键词:教学法 反刍 操作方法 高中数学 现代汉语 偶蹄类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白马雪山哺乳动物资源调查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4期6-8,共3页龙华 李庆涛 陈永春 陆斤 张永生 
2011年10月28日至2012年3月16日,采用红外相机自动拍照技术监测了白马雪山哺乳动物资源。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1 618张,有效的兽类照片504张,监测到大、中型兽类15种。研究区内拍照率居前4位的是鬣羚、麝、毛冠鹿和斑羚,4种偶蹄类的照片...
关键词:白马雪山 偶蹄类 同域分布 红外相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