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W063)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梅萍周传斌李秋杉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伊斯兰教文学史文学创作心理笔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边缘的跋涉--《民族文学研究》理论探讨类论文30年轨迹寻踪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6期26-37,共12页马梅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贫瘠中的丰饶:西海固文学现象研究”(项目编号:09CZW06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民族文学研究的阵地,《民族文学研究》上刊发的理论探讨类论文隐含着刊物的思路、导向、转变信息,引领着民族文学研究的航向,研究这类论文有助于了解民族文学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轨迹。故文章结合具体语境,在30年的历时性坐标中对...
关键词:文艺理论 民族文学 文学史 学术史 
中国汉语伊斯兰教文学史的时空脉络与精神流变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3-108,共6页马梅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9CZW063)
中国汉语伊斯兰教文学史的脉络架构主要遵循三条线索:时间脉络是其显性主线,分为两代四段,两代即唐至清末的古代期和清末至今的现代期,四段即唐至明中期的发生发展期、明中晚期至清末的繁荣昌盛期、清末至民国的现代转型期、建国至今的...
关键词:汉语 文学 回族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学史 
动静之间——石舒清小说《果院》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回族研究》2013年第3期119-122,共4页马梅萍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2LZUJBWYB02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CZW063)
回族作家石舒清书写西海固回族社会生活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获得了评论界的关注与好评,其中,他的短篇小说《果院》于2005年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本文通过对《果院》的分析,认为该作品中蕴含着动与静之间的张力,在终极关...
关键词:《果院》 回族文化 终极关怀 宗教意蕴 
回族的宗教诵念文学刍论被引量:1
《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91-96,共6页周传斌 李秋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ZW063)
宗教文学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诵念"是所有宗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功课,包含了"出声的读"与心中的"常思"两方面的内容。宗教诵念文学是集声音、文本、意义于一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回族的宗教诵念文学,大致...
关键词:诵念文学 伊斯兰教 回族 
乡土传统与精神指归——石舒清创作心理解析被引量:2
《回族研究》2012年第4期72-76,共5页马梅萍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2LZUJBWYB02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CZW063)
石舒清的文学创作依托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村落的社会生活背景,阐释了一种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其文本流露出底层立场、恋土情结、怀旧心理、神秘主义体验、尚洁意识等主体创作心理,并从中折射出作者的文化心理:作为农民之子认同乡土传...
关键词:石舒清 创作心理 乡土传统 民族精神 
西海固精神的负载者——论石舒清笔下的女人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96-102,共7页马梅萍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贫瘠中的丰饶:西海固文学现象研究>(09CZW063)的阶段性成果
石舒清的作品善于刻画女人,他笔下的女人勤劳、内省、虔诚,成为西海固精神的承载者。这种精神即回族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和汉族传统的厚家恋土观念。赞母失父的潜在情绪构筑了西海固的群体人格:西海固如一个自尊的未成年人一样在忧伤中...
关键词:石舒清 女人 西海固 精神所指 群体人格 
让我们学会微笑——简评张承志新著《你的微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3-97,共5页马梅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瘠中的丰饶:西海固文学现象研究("09CZW063)
张承志全新散文集《你的微笑》收录了作者2007年以来的35篇新作。本文试从"在路上"、底层与民间的"惦记"、正义的呐喊、心灵之悟等方面归纳该散文集的若干关键主题,并简评作者立场的持守与改变。
关键词:回族文学 文学评论 张承志 《你的微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