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萍

作品数:28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史民族文学文学伊斯兰教回族聚居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吴学术》《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回族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5-12,共8页马梅萍(回族) 
2019年度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少数民族文学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YB050)研究成果。
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放置在范式转换的学术视野中,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范式转换的关键意义,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文学 “入史” 范式转换 
元代汉语伊斯兰教文学的萌芽——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的一个标志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176-181,共6页马梅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项目编号:15ZDB069)子课题"中国汉语伊斯兰教文学史"的阶段性成果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实质上就是在中国的地方化过程,是穆斯林积极主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一种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汉语文的使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地方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文章依据对宋元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物质遗存的梳理,认为使用古典...
关键词:汉语伊斯兰教文学 元代 中国化 地方化 
反抗的穷人与革命的新人——“十七年”至198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民族文学叙事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16-26,共11页马梅萍 
"十七年"与1980年代初出版的两拨当代文学史中的少数民族文学叙事,尽管在细节上存在着差异,但总体上的历史阐释语调是一致的,通过反抗的穷人与革命的新人的形象塑造,寄予了将各民族纳入中国革命整体进程与国家建设格局的政治内涵。
关键词:文学史 民族文学 历史规训 反抗的穷人 革命的新人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马梅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5ZDB069)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关键词: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史 文学批评 
锁定在故土中的神圣——论石舒清小说的历史叙事
《回族研究》2016年第4期140-144,共5页马梅萍 娜泽克 
石舒清的小说多写锁定在记忆中的西海固回族乡土世界,故土成为其文学世界的价值载体。怀旧式的叙事方式以及对往日历史的一再钩沉,使他的部分小说隐然成为一种历史叙事。石舒清作品多用儿童视角作为叙事策略,回溯自身童年生活经历,找到...
关键词:历史叙事 儿童视角 家族记忆 民族历史 
清真寺汉语楹联文学的内涵与类型被引量:3
《中国穆斯林》2016年第6期49-52,共4页马梅萍 
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之初,就走上了中国化的过程。其中,清真寺的汉语楹联文学是非常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文学样式。清真寺楹联是以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表达伊斯兰教的内涵。本文将清真寺楹联文学分为三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文本予...
关键词:楹联文学 清真寺 内涵 类型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入史”困境的突围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22-126,共5页马梅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涌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很少见到民族文学的身影,民族文学陷入"入史"困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文学研究界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及其衍生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此替代之前的"少数民族文学"命名。对"多民族...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 “入史”困境 突围 现实内涵 
在孤独中走向自省——论李进祥文学创作对回族文化心理的探索
《中国回族学》2015年第1期94-103,共10页马梅萍 
作为一个回族作家,民族、信仰等文化根基必然会对其文学创作产生潜在的影响,如张承志、霍达等散居区回族作家,早年创作并无涉民族,但后来也写出了深具民族文化回溯意味的小说《心灵史》《穆斯林的葬礼》,其中反映着创作主体文化寻根的...
关键词:作家 文学创作 霸权 文化 民族 心理 
张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被引量:3
《东吴学术》2015年第4期135-154,共20页马梅萍 黄发有 
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张承志出生于北京。相对于出生地,原籍山东对张承志更具故乡的意味。他曾在《我的童年》中说:“我是一个山东大汉,住在北京我觉得如在异乡”。张承志的祖籍山东济南西关是中国古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这里最早的...
关键词:张承志 修订稿 年谱 文学 《我的童年》 回族聚居区 山东人 出生地 
张承志文学年谱被引量:3
《东吴学术》2014年第6期143-156,共14页马梅萍 黄发有 
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张承志出生于北京,经名赛义德,童年时代与母亲、外祖母、姐姐等一起生活。张承志原籍山东济南西关,祖居杆石桥头永长街饮虎池畔。济南西关是中国古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这里最早的清真寺创建于元代。张承志后来在散...
关键词:张承志 虎池 回族聚居区 西关 心灵史 鞍与笔 经名 精神传统 文艺出版社 哲合忍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