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无)

作品数:19被引量: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昌旭刘光荣苏金平袁福生崔宏浩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耕作与栽培》《农技服务》《贵州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冷浸田水稻土壤早稻氧化还原电位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垄作覆膜对冷浸田的改良效果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29期113-119,共7页王文军 张祥明 江小伟 
安徽省农科院学科建设项目"水稻超高产生产体系中养分调控技术研究"(15A102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
评价垄作和垄作覆膜对冷浸田的改良效果,为提升冷浸田肥力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垄作覆膜对冷浸田土壤温度、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还原性物质含量、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相比习惯耕作,垄作和垄作覆膜均能...
关键词:垄作覆膜 冷浸田 改良效果 
外源物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第1期220-225,共6页崔宏浩 陈正刚 朱青 张钦 卢松 李剑 赵欢 张德平 古雁宾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山区潜育性稻田还原性铁硫障碍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2)3046];贵州省农业工程中心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贵州旱坡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养分管理"(BFDP.Guizhou200501)
为改善水稻植株性状及提高产量,针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过高对水稻产生毒害,利用6种不同外源物(米糠、石灰石粉、白云岩粉、硫酸锌、二氧化硅和聚乙烯醇)消减冷浸田土壤,测土壤的亚铁含量与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各处理均明...
关键词:冷浸田 亚铁 外源物 米糠 
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14年第5期43-44,59,共3页林海波 朱青 陈正刚 张钦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山区潜育性稻田还原性铁硫障碍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2]3046号);贵州省农业工程中心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贵州旱坡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养分管理"(BFDP.Guizhou200501)
介绍了冷浸田的类型、特点以及中低产的原因,概述了硫在土壤中的形态,探讨了硫化氢(H2S)对土壤结构以及水稻的形态,产量,品质的影响,总结了针对冷浸田中硫化氢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冷浸田 水稻 硫化氢 
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27期153-157,共5页张赓 李小坤 鲁剑巍 汪金平 熊又升 吴礼树 任涛 张智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作物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施用"(2011PY15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IRT1247)
研究明确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适宜改良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设置优化施肥及不同措施(石灰、有机肥和秸秆)等6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还原性物质含量、水稻产量...
关键词:冷浸田 氧化还原电位 活性还原性物质 石灰 有机肥 秸秆 
冷浸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研究被引量:3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3期353-356,共4页王飞 李清华 林营志 林诚 林新坚 刘玉洁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003059);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编号:2009J1002;2010J1002)
以福建闽侯典型冷浸田为例,通过连续两年定位监测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同一小流域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灰泥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灰泥田地下水位常年波动较大,且主要发生在地表之下0-50cm,而相应的冷浸田地下...
关键词:冷浸田 地下水位 小气候特征 治理对策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第5期19-24,共6页苏金平 管珊红 袁福生 徐昌旭 刘光荣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kg/hm2、磷(P2O5)76.8~78.1kg/hm2.4r(K2O)119.4~163.1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化肥 施用量 冷浸田 水稻 产量 
冷浸田改良及水稻少耕法栽培技术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14年第2期44-46,60,共4页崔宏浩 陈正刚 张钦 朱青 李剑 卢松 张德平 古雁宾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山区潜育性稻田还原性铁硫障碍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2]3046号);贵州省农业工程中心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贵州旱坡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养分管理"(BFDP.Guizhou200501)
有鉴于冷浸田是长期浸水的低产水稻田,强还原性物质,土粒分散,土壤结构不良,土壤速效养分缺乏,有效肥力低,同时潜在肥力较高,易改良,见效快、收益大,是低产水稻田改良的主要对象。本文主要是针对冷浸田水稻低产,在对其进行改良的基础上...
关键词:冷浸田 改良 少耕法栽培 
不同类型冷浸田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2期63-70,共8页陈正刚 徐昌旭 朱青 崔宏浩 卢松 李剑 张德平 古雁兵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山区潜育性稻田还原性铁硫障碍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2]3046号);贵州省农业工程中心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贵州旱坡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养分管理"(BFDP.Guizhou200501)
铁毒致病的生理机理是植物体内积累过量的铁以及铁化合物诱发多种活性自由基,进攻膜脂,导致脂质的过氧化和膜的损伤。在过量Fe2+胁迫下,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抗铁毒密切相关。为了...
关键词:冷浸田 FE^2+ 水稻 POD SOD MDA 
亚铁对水稻分蘖期植株性状变化分析被引量:2
《耕作与栽培》2014年第1期1-3,共3页崔宏浩 陈正刚 朱青 张钦 李剑 卢松 张德平 古雁宾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山区潜育性稻田还原性铁硫障碍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12]3046号);贵州省农业工程中心项目"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贵州旱坡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养分管理"(BFDP.Guizhou200501)
针对水稻田亚铁过量会对水稻产生毒害作用,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入不同量FeSO4·7H2O对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田中FeSO4·7H2O施入量大于744kg/hm2时,水稻分蘖期株高和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试验田中...
关键词:亚铁 水稻 分蘖期 植株性状 
稻田湿地土壤碳固定研究进展被引量:5
《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第1期77-82,85,共7页王萍 王少先 夏文建 唐先干 李瑶 杨成春 漆林香 胡启峰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西提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BAB20401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2CBS0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红壤耕地次生障碍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1BAD41B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南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硅基膜材在红壤中的控释机理研究"(31101603)
稻田湿地土壤由于淹水时间长,具有积累更多有机碳潜能,其积累的有机碳呈现明显表层聚集趋势。介绍了稻田湿地土壤有机碳固定现象、原因,并从微团聚体、杂草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及展望。
关键词:稻田湿地 土壤碳固定 土壤有机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