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20047)

作品数:19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永廷罗姗张彦江传月廖小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商学院东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哲学》《理论与改革》《岭南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精神家园文化环境彰显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及其对策被引量:1
《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3期63-65,共3页江传月 李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07JJD720047)
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的现象,表现为组织纪律松弛、工作怠惰、情绪消极。这会降低党和政府公信力,丧失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影响工作绩效,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腐朽思想和封...
关键词:党员干部 精神懈怠 对策 
精神价值追求的层次性探析
《理论月刊》2013年第1期159-162,共4页朱白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200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价值追求。追求价值目标是人的能动性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一个根本标志。精神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种...
关键词:精神价值追求 层次性 
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维度与向度被引量:4
《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5期35-40,共6页罗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2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精神生活的维度是承载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途径;精神生活的向度是衡量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取向。精神生活的维度主要有实践(劳动)活动、环境条件、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家庭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度...
关键词:精神生活 维度 向度 结合 
价值迷茫的表现、成因及教育转化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12年第11期49-53,共5页张彦 郑永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20047)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我国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价值取向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迷茫。价值迷茫在空间向度、时间向度与内容向度上,分别表现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与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迷茫 教育转化 
论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8
《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罗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07JJD720047)阶段成果
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生活体现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必须采取提高认识,关注精神生活;完善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发展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加强教育,提高精...
关键词:精神生活 人的需要 全面发展 
论精神交往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被引量:6
《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12期4-8,共5页张彦 郑永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批准号:07JJD720047)的阶段性成果
人的内在意识的外在表达就是精神交往。精神交往是人重要的存在与发展方式,是人的需要和本质体现。精神交往有间接、直接和综合等类型。在当代社会,精神交往方式充分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关键词:精神交往 精神生活 发展 
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时代领引被引量:1
《求索》2011年第12期57-59,共3页廖小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研究”(10YJC710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07JJD720047)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导致文化的扩张和文化全球化,出现文化的多元格局。多元文化并存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汇、交流与交锋并存。各民族文化为了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为了巩固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和维护相应的政治制度,势必会通过拓展文化发...
关键词:文化发展 文化多元化 时代领引 
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被引量:8
《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35-40,共6页张彦 郑永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20047)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除体现自身一般特性外,相比传统社会的精神生活,还具有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的鲜明特征。研究这些富有时代性的特征,对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
关键词:当代社会 精神生活 特征 
论新时期多元文化格局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被引量:2
《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6期101-104,共4页廖小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研究"(10YJC710037主持人:廖小琴)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07JJD720047主持人:郑永廷)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我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创造了在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相互竞争、互促共进,共同推进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发展的繁荣场景。这就是: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创新推进精神生活...
关键词:多元文化 精神生活 发展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阈下的劳动与休闲及其当代意义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32-35,共4页廖小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07JJD7200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37)的阶段性成果
劳动与休闲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的发展,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劳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日益增多的自由时间,从而使人有可能通过休闲,在更高意义上获得发展。在当代中国,人的劳动推动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劳动 休闲 人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