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1040)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石麟石松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扬州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明清小说研究》《求是学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古代小说文化蕴涵变身妖精共轭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仙姑·妖精·贤妇·辣妹——螺女在古代小说中的变身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3期45-61,共17页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项目编号:13YJA751040)阶段性成果
螺女是中国民间故事中出镜率颇高的一个艺术形象,而且,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说故事中的螺女形象又不断变身,充分显示了她性格上的多姿多彩。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许多作者都写到螺女形象,有的神秘,有的淫邪,有的贤惠,有的聪...
关键词:古代小说 螺女变身 文化蕴涵 
张飞形象系列及其变异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62-69,共8页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40)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张飞形象给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极大,并形成了"张飞系列形象"。这种系列形象具有层次深浅的区别:其一,有着与张飞类似的长相身材,或者使用与张飞差不多的武器装备;其二,具有张飞的主体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耿直豪...
关键词:张飞形象 张飞系列形象 四大层次 变异性 
多角度接收与选择性释放——对明成化民间说唱词话《石郎驸马传》的文化解读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6-129,共4页石松 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13YJA751040)
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人物,《石郎驸马传》就是以石敬瑭改朝换代的故事为中心的民间说唱词话话本。然而,这本词话却将历史上石敬瑭借助契丹力量推翻后唐建立后晋的政治大事件,附着于公主与皇后的姑嫂矛盾这种宫...
关键词:《石郎驸马传》 多角度接收 选择性释放 文化解读 
武松的文化遭遇——兼谈“侠”的共轭现象与抛物线滑落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15年第3期140-146,共7页石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项目编号:13YJA751040
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侠"文化...
关键词:武松 文化遭遇 共轭 侠文学 抛物线 
略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良马意象
《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第1期114-130,共17页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3YJA751040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许多作者都写到马,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战争描写和英雄人物的通俗小说,更是对好马、名马、骏马大写特写。那么,这些良马具有那些特点?它们与各自的主人之间具有何种关系?良马意象折射出什么样的文化意味?良马的人性化...
关键词:古代小说 良马意象 人性色彩 文化蕴涵 
小说概念与小说文本的混淆——小说批评与小说史研究检讨之一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12,共5页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编号:13YJA751040)
小说文本与小说概念,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和小说批评研究长期纠结不清的问题。其实,小说概念与小说文本是捆绑在一起的两张皮。凡是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建构或者批评史研究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两个概念,更不能混淆这两个...
关键词:小说文本 小说概念 小说批评 小说史 
从弘扬女才到女权至上——略论从明末到清末的章回小说对妇女问题的逐步重视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9-26,共8页石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13YJA751040)
从明末到清末,反映日常生活的章回小说日益增多,并逐步占据了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小说的作者对妇女问题越来越重视,由一开始的弘扬女才,到赫然夺目的女尊男卑论,直到最后强烈鼓吹女权至上,这样一条发展的脉络清...
关键词:明末到清末 章回小说 妇女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