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1031)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柳宏乔芳冯晓斌宋展云顾宇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孔子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论语》清代钩沉论语吴派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吴派《论语》诠释特点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202-210,共9页柳宏 冯晓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史论"(16AZX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阶段性成果
清代吴派因惠栋而得名,吴派学术摒弃宋明理学空疏浮华的缺点,好古嗜博,尊信家法。其《论语》诠释呈现出博古崇汉、重视训诂、专于辑佚的鲜明特点。吴派的治学宗尚开启了《论语》诠释重视训诂考据的朴学新风,影响了乾嘉以后《论语》诠释...
关键词:清代 惠栋 吴派《论语》 《论语古义》 《论语姨质》 《论语钩沉》 
宝应刘氏《论语》诠释特点论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7年第2期14-23,共10页柳宏 冯晓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史论”(16AZX009)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阶段性成果
在清代学术版图上,宝应刘氏一宗三代,聚焦一经,堪称'论语世家'。刘台拱《论语骈枝》以'精'取胜,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以'博'名世,一精一博,璀璨夺目,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独特风景。刘氏《论语》诠释在清代社会风潮和学术嬗变的驱动...
关键词:清代 扬州学派 《论语》诠释 刘台拱 刘宝楠 刘恭冕 
清代皖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学术界》2017年第11期169-179,共11页乔芳 柳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X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3YJA75103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WB001)的阶段成果
清代乾嘉时期,学术风气由清初反对宋学空疏的经世致用转向尊古崇汉的考据实证。吴、皖两派并世而出,在《论语》诠释方面充分彰显出时代特质。精于名物是皖派区别于吴派的主要特色,崇尚古注是皖派与吴派最为相近趋同的诠释特点,权衡汉宋...
关键词:清代 皖派 《论语》 诠释特点 
湖湘学派《论语》诠释之公羊学倾向
《学术交流》2017年第9期27-31,共5页顾宇 柳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史论"(16AZX00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
清代之《论语》诠释,学派林立,异彩纷呈。湖湘学派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下,接踵常州学派公羊学余绪,形成了重夷夏之辨、尚素王之说、主三世三统论等公羊学特征。湖湘学派《论语》诠释放大了公羊学的光彩,强化了经学的经世功能...
关键词:清代学术 湖湘学派 《论语》研究 公羊学 
晚清岭南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2-120,共9页冯晓斌 柳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PAPD)
晚清岭南学派因独特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学术传承的浸润,其《论语》诠释视野开阔、独树一帜,呈现出融合汉宋、平心求是、开新改制的鲜明特征。岭南学派《论语》诠释铸成古今传承、中西交流的亮丽风景,开启了传统经学转型的风尚,推动...
关键词:晚清 经学 岭南学派 《论语》 诠释特点 
黄式三《论语后案》诠释特点论
《孔子研究》2014年第5期35-44,共10页宋展云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31)的阶段性成果
黄式三《论语后案》秉承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传统,对经典原义的追本溯源、对历史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礼制的终极肯定,使其成为一道别样的学术风景。《论语后案》在清代《论语》诠释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其对于礼制的回归,使得《论...
关键词:浙东学派 黄式三 《论语后案》 诠释特点 
经典诠释的悖论管窥——以《论语》诠释为例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7-122,共6页乔芳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31);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ZZ-0359)
历代经学家解经都以符合经典文本及其作者的原义为最高旨归,追求经典诠释的绝对客观性,但由于经典产生的历史语境的缺失和不可复制性以及诠释的个性化特征,客观上经典的原义无法完全复归,其中蕴含着主观追寻原义复归与客观上不可完全实...
关键词:经典诠释 《论语》 追寻原义 诠释悖论 现实需要 
当代北宋《论语》诠释研究概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乔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31)
当代以来,随着《论语》和《论语》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北宋《论语》诠释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一是从政治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想发展方面探析了北宋《论语》诠释繁荣的原因;其二是对苏轼《论语说》的辑佚和邢昺《论语注疏》版本校勘的梳理...
关键词:当代 北宋 《论语》学 
从文化诘难到制度反思——清代《论语》诠释发展进程论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6-141,共16页柳宏 宋展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阶段性成果
清代《论语》诠释在经学发展与社会变迁、学术嬗变与文化推演的互动建构中,跌宕起伏、气象纷呈。清初之《论语》诠释在诘难宋学空疏、批判王学狂禅、申讨佛老杂糅三个层面展开。至晚清,则转型为变法改制的呼唤、腐朽制度的抨击、西方制...
关键词:清代 《论语》诠释 发展进程 
胡瑗《论语》诠释探微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18-121,共4页乔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清代地域字源<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碑铭比较研究"(2010SJB750003)
《宋元学案》辑有胡瑗《论语说》八条,尚难据以窥探胡氏《论语》诠释的全貌,但对研究其《论语》诠释思想以及宋代《论语》诠释走向弥足珍贵。作为宋学奠基人、理学先驱,胡瑗适应宋初学者治经思路,以义理阐发为释《论》方法,以修养德性...
关键词:胡瑗 《论语说》 义理阐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