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C003)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余纪王雪丽董凯田义贵李骥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艺术》《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周恩来《五朵金花》国务院总理歌舞音乐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达吉和她的父亲》的历史聚讼与当下意义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56-164,共9页余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17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09AC003);项目负责人:余纪
《达吉和她的父亲》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一部在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的小说,而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当时更是激起了评论界的轩然大波。通过大量史料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从中窥见那一特殊年代文坛呈现出来的某种微妙而...
关键词:《达吉和她的父亲》 少数民族题材 电影改编 周恩来 
国族建构中的电影问题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1-8,共8页余纪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09AC003)"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本文为该项目成果的前言部分
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过程是何等的艰辛和漫长。文章在这样一个思考的框架内,展开有关新中国电影中有关民族问题的思考。从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间,新中国总共出品了大约600部电影,其中约50部为少数民族题材,数量虽然不算很多,但其在...
关键词:国族 建构 17年电影 周恩来 
说不尽的《五朵金花》被引量:7
《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余纪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17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09AC003)的研究子项目之一
将《五朵金花》放在当时的宏大政治背景中去审视,不难看出,这部电影的诞生应该是1960年代那场斗争的一段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序曲。以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之尊,周恩来亲自撬动一部歌舞音乐喜剧电影的创作生产,这难道不是一桩相当异乎寻常...
关键词:《五朵金花》 喜剧电影 国务院总理 政治背景 60年代 歌舞音乐 政治事件 周恩来 
作为政治叙事的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被引量:3
《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99-104,共6页董凯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17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09AC003)的研究子项目之一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关注的开始,也是政治性和娱乐性结合得较好的一类影片,并形成了特有的类型。其形成的好传统,是新中国电影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 政治叙事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电影 人民生活 娱乐性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意识形态策略被引量:2
《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刘帆 李骥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17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09AC003)的研究子项目之一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性别/爱情、类型/娱乐、风光/奇观等策略,不仅完成了艰难可贵的艺术质感突围,而且在客观上,又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掩饰,这样的掩饰在今天看来反而成就了其艺术生命力和可能达到的意识形态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意识形态 艺术生命力 “十七年” 掩饰 
蒙古族题材电影:从“被塑”到“自审”被引量:3
《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田义贵 王雪丽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17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09AC003)的研究子项目之一
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将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60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为"被塑"-"延续"-"探索"-"自觉"-"自审",共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蒙古族 自审 “自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