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30005)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分析》《世界宗教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现代哲学》更多>>
相关主题:基督教儒家不朽血脉历史记忆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儒家的不朽观及其限度——以基督教的永生观为参照被引量:4
《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3期33-40,共8页田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域下的基督教伦理和儒家伦理"(09YJA730005)的研究成果
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是人这个有限存在者不得不面对的根本性问题。儒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备具特色的表达,在儒家可谓现世不朽的追求,即通过功德言的历史性影响进入历史记忆,借助血脉相传构成子孙万代的生命延续,和宇宙万物一体实现天人...
关键词:儒家不朽观 基督教永生观 历史记忆 血脉相传 天人合一 
儒家仁爱观念的本质及其实现之道——以基督教的神爱观念为背景被引量:3
《哲学分析》2015年第2期99-113,共15页田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域下的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项目编号:09YJA730005)的成果
基督教的神性爱是全无差异的普遍之爱,儒家的人性爱则是亲疏有别的差等之爱,这是学界中具有广泛性的一种看法。然而,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后儒的文本分析显示:儒家仁爱涵盖天、地、人,既是君子人格和政治伦理之基,也...
关键词:儒家仁爱 基督教神爱 仁爱的普遍性 仁爱的次第性 
西美尔关于现代宗教形而上学重建的构想——从外在的超验对象到内在的生命品性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1年第3期62-66,共5页田薇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道德与信念的勾连--宗教伦理研究"(09BaZX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阈下的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09YJA730005)的阶段性成果
在"生命"反抗"形式"的现代性文化境遇下,传统宗教也发生了现代转化,即宗教信仰成为宗教生命冲动的表达,这既使"宗教"由外在建构走向活生生的内在的"宗教性"生存,也面临着失去确定的形而上学目标的现代性困境。走出这一困境只能通过一条...
关键词:内在形式 外在超验对象 宗教性 灵魂的宗教性存在 形而上学价值 
宗教伦理的历史担当和现代命运——以基督教伦理为主要范型的考察被引量:3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24-130,160,共7页田薇 
作者正在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道德与信念的勾连--宗教伦理研究"(09BaZX036);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阈下的基督教伦理和儒家伦理"(09YJA730005)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
宗教伦理是一种宗教与伦理相交叉、信仰与道德相结合的价值秩序,以宗教信仰为依据对人的存在及其行为方式进行道德建构和道德评判。这种价值生存秩序在传统社会居于主导地位,使得整个社会状态和人的心灵世界因获得意义根基而稳定有序。...
关键词:宗教伦理 历史担当 现代命运 道德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