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ED06)

作品数:63被引量:2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淑梅邵光学杨仁忠王超杨谦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委党校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经济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梦政治哲学社会治理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摆脱全球政治伦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2期94-101,共8页王超 
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研究"(2017ZDZT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
全球政治伦理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的一般性政治价值规范和约束规则,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经济增长逻辑在全球扩张的影响而面临多重困境。"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在当代的深化发展,其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关键词:全球政治伦理 “一带一路”倡议 平等 共享 
当今全球政治伦理的困境与变革——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思考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130-139,共10页王超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研究"(2017ZDZT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始终处于变动发展过程中的全球政治伦理,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交往关系扩大化,其初期表现是近代以来以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的民族性、区域性政治伦理的形成及向全球扩展,并由于其自私的本性而受制于自身局限,在当代因无法兼...
关键词:全球政治伦理 “一带一路”倡议 改革开放 
《共产党宣言》中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话语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4-122,共9页杨谦 张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天津市教委重大社科项目"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8JWZD36);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共产党宣言>文本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的始终,《共产党宣言》是集中体现现代性思想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启蒙理性的祛魅反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批判,提出以无产...
关键词: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现代性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罗尔斯的个人责任观及其当代价值
《科学.经济.社会》2018年第3期25-30,共6页张伟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号: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罗尔斯毕生追求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维护社会的公正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国家与公民共同努力。因此,在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不仅国家要承担其对公民的责任,而且每个公民也应该承担其相应的责任。罗尔斯在其个...
关键词:罗尔斯 自然责任 职位责任 质疑与批评 价值意义 
论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实现论”的批判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杨谦 杨文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论证过程中,民粹派坚持"主观社会学"方法,认为村社可以作为建构社会主义的基石,农民可以在民粹主义者的引导下唤起自身潜在的"社会主义本性",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相反,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指出...
关键词:列宁 民粹派 社会主义实现论 
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语义、理据与本质
《江汉论坛》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丁丹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06)
作为一种正在生成的新学说,有机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郑重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强调中国最有希望引领生态文明。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包含丰富的语义内涵,具有深层的内在理据,蕴藏一定的历史观指...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国引领论 
社会认同观的转变与激进的民主政治——拉克劳、墨菲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28-34,共7页李淑梅 莫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编号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拉克劳、墨菲以重构社会认同为视角,提出了激进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策略思想。他们认为,在当代,单一的阶级主体变为多元的身份主体,实体性、同质性认同变为错位认同和目的性认同。应该在新情势下重估阶级斗争,重建领导权,通过对话、论...
关键词:社会认同 民主 社会团体 领导权 社会主义策略 
共同理想建设的社会公平诉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调查报告被引量:3
《学习论坛》2017年第9期17-21,共5页李淑梅 杨植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人民群众的认同为基础,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群众对共同理想的信心与对社会公平发展趋向的信心呈正相关性,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改善社会公平现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在共...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公平 价值观 制度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和路径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17年第9期1-6,共6页李淑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通过资本的剥削和殖民扩张来开辟道路,形成了世界范围的支配—依附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增加,突发事件和全球性问题威胁增大,旧世界格局弊端凸显,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要求。...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公平正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占有方式理论解读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杨谦 杨文亮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占有方式呈现片面化的境遇。马克思指出,从表面上看,现实占有方式片面化与感觉的异化直接相关,但在更深层面上,其根源于异化劳动,抑或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感觉理论 占有方式 资本主义私有制 消费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