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12ZHFD07)

作品数: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流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中国农村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个案家庭经营流动农民农民职业化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农地福利化:实践机制、后果呈现及其优化路径——以沪郊埭村为个案的初步分析被引量: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6-73,92,共9页马流辉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学子项目(12ZHFD07);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122YG04);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CSH040)
在沪郊的农村,制度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稳定性非农就业的实现,使农地原初具有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承载功能逐步剥离,呈现出"去保障化"的趋势。但在现有的农地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承包权已经物权化,各级政府的惠农补贴和畸形农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农地福利化 农地流转 农地制度改革 
从成年礼到同辈共同体:上海农村“庆号”习俗的社会学考察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131-139,共9页马流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域下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SH040);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项目"都市里的农民:上海城郊‘农民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HFD0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在弱冠之年举行"庆号"仪式,实现幼年向成年的身份和角色转换,为个体真正步入社会做准备。"庆号"作为古代冠礼的变异,在长期演进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地方性色彩逐渐浓厚,原本个体化的成年礼仪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共同仪...
关键词:“庆号”习俗 成年礼 同辈共同体 农村社会性质 
“农民农”:流动农民的异地职业化——以沪郊南村为个案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第1期179-198,共20页马流辉 
笔者主持的2012年度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项目“都市里的农民:上海城郊‘农民农’问题研究”(12ZHFD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资源和机会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而农民流动可以视为对这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亿万的'农民工'群体正是行动者主体通过各种策略改变既有结构的产物。但并不是所有流动农民涌入城市以...
关键词:“农民农” 职业化 家庭经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