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11lslktwx-45)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红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第一人称代词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涵义庄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12年第3期29-33,共5页朱红 
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基于语言发生论和接触论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WJ2010001);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wx-4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
关键词:春秋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再释“余(予)一人”被引量: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4-87,共4页朱红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wx-45)
"余(予)一人"是殷商、西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常见的君王自称语。"一人"原为数量词,而后语义转移,在殷商时期专指国家最高统治者,具体的语用涵义取决于语境。西周春秋汉语中"一人"所指泛化,且"我一人"、"余(予)一人"交替使用,说明"余(...
关键词:“余(予)一人” 传世文献 出土文献 语用涵义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余(予)”的语用功能考察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2期74-80,96,共7页朱红 
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基于语言发生论和接触论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号:WJ2010001);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号:2011lslktwx-4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依据语境理论,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研究语料,从语言历时演变的视角考察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的语用功能。结论为:殷商和西周汉语中"余(予)"不具有语用功能;春秋汉语中"余(予)"具有表示非现实语境和庄重涵义的语用功能;战国...
关键词: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余(予)” 语用功能 庄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