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20007)

作品数:1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京华翟满桂蔡自新龚保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古史辨派《尚书》傅斯年文字尚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舜文化对后世婚姻家庭关系的影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18-21,共4页龚保华 翟满桂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课题立项编号05JA720007)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舜文化及其家庭伦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独在古代具有铸造社会关系的主体规范,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舜文化中的婚姻家庭伦常,主要表现在突出家族血缘和伦理、以德衔领其他、强调以人为本等等,在今天仍然...
关键词:舜文化 媚姻家庭伦理 意义 影响 
顾颉刚与考古学被引量: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88-94,46,共8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阶段成果
顾颉刚先生从中国考古学兴起时就非常熟知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并且擅长运用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论证古史辨派的观点,甚至继王国维之后提出了"三重论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倡导古史辨派与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应当分工",并以古史辨派的辨伪学研...
关键词:顾颉刚 古史辨派 考古学 辨伪学 上古史 出土简帛 
文科论文写作范例研究——百年《尚书》“文”字考(一)
《三江高教》2008年第Z2期89-93,共5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项目编号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项目。
文章针对清代、民国与现代学者在前后百余年间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提出《尚书》及相关问题所在,为学者们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和成果论证的精确性、在所关联学术背景的重要性、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在数代一流学...
关键词:论文写作 研究范例 尚书 出土实物 傅斯年 裘锡圭 
文科论文写作范例研究——百年《尚书》“文”字考(二)
《三江高教》2008年第Z1期73-77,共5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项目编号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项目
文章针对清代、民国与现代学者在前后百余年间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提出《尚书》及相关问题所在,尤其对学者们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和成果论证的精确性、在所关联学术背景的重要性、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在数代一...
关键词:论文写作 研究范例 尚书 出土实物 傅斯年 裘锡圭 
关于上古传说时代文明嬗演的现代解读
《求索》2007年第12期52-54,199,共4页翟满桂 蔡自新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05JA720007);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成果
上古传说时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先民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状况两个方面的嬗演过程来加以探讨,从而得出新的理念:第一,上古文明的发生时期为新石器时代;第二,人类有意识用火是启动文明的关键;第三,领袖的变化是文明转型的标志。
关键词:上古时代 文明嬗演 现代解读 
先秦典籍中“仁”字本义试解被引量:1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8-33,45,共7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项目编号05JA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仁"的诠释大致可以区分为字源、本义、引申义三类。就本义而论,先秦典籍解"仁"为"亲",解"亲"为"私"。其思想路径与宋代理学解"仁"为"无私"恰是一相反的过程。
关键词:   无亲 无私 
瑶族的起源应为舜帝后裔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8-9,共2页蔡自新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项目编号05JA720007)成果之一
根据有关典籍史料,瑶族的起源非南蛮而东夷,是一个迁徙性民族,并且还是舜帝的后裔,因为瑶族非土著之人,先秦文献中记载摇民为舜的后代,舜是夷人。
关键词:瑶族 舜帝后裔 辨析 
百年《尚书》“文”字考及其意义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44-48,共5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项目编号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项目
清代、民国与现代学者在前后百余年间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首先由若干学者不约而同地独立提出,而后又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论证的精确性上、在所关联学术背景的重要性上、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在数...
关键词:尚书 出土实物 傅斯年 裘锡圭 
史官与史职——古史可信性的内证之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11,共7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舜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研究"(05JA720007)阶段成果;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疑古思潮与先秦诸子起源"(05ZC151)阶段成果
清代至民国学者关于上古史官史职的考察追述,大抵有"六经皆史"、"诸子出于王官"、"世官世畴"和"《春秋》义例"等几个命题。其中如刘师培、章太炎、柳诒徵、金毓黻等人的述论,主要是针对康有为的观点而提出批评,但对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也...
关键词:史官 史职 上古史 可信性 
潇湘之畔的儒家——邢恕与理学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82-86,共5页张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5JA720007);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科研成果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元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学界有必要理清邢恕与北宋理学师承渊源,以冀补史志之阙云。
关键词:邢恕 二程 儒学 北宋政局 永州 零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