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856)

作品数:17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世伦罗向欣杜景龙蒋雪中张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长江口长江沉积物粒度气候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期长江口南港河槽沉积地貌变异及其可能原因被引量: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560-566,共7页朱强 杨世伦 孟翊 杨海飞 吴创收 史本伟 
上海市科委项目(10dz21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856)~~
南港是长江口两个主要入海通道之一,也是长江深水航道的必经之路。基于2012和1984年的地形资料,利用Arc GIS技术对南港进行冲淤分析;并用同一种方法(筛析法-移液管)对相应年份所采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径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近28年来南...
关键词:长江口 南港 筛析法-移液管法 河槽演变 沉积物粒径 采砂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反演及其对沉积动力环境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10期1515-1523,共9页张晓东 季阳 杨作升 王中波 刘东生 贾培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130856;4120605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8901)资助
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分离出四个端元.根据各端元频率分布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对应关系.端元1和端元2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源沉积...
关键词:南黄海 沉积物 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海洋锋面 
近30年长江北支口门附近的冲淤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34-41,共8页王如生 杨世伦 罗向欣 陆叶峰 苗丽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856);上海市科委项目(128014327);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EC-2012KYYW06)
根据1981—2012年长江北支口门附近的海图以及遥感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进行计算分析,以了解近30年该区域的冲淤演变特点和规律,从而丰富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案例.结果表明:1981—1997年潮间带围垦面积为13 km2,水域平均淤积速率为...
关键词:河口 地貌 冲淤演变 长江口北支 人类活动影响 
长江口悬沙浓度时空变化研究——以2012年和2013年洪季为例被引量:6
《人民长江》2015年第5期19-25,共7页陆叶峰 杨世伦 刘建华 丁平兴 张卫国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0CB951204);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856)
河口悬沙浓度及其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地貌学和工程学意义。2012和2013年7月,在长江口南支、南港、北港、南槽、北槽、口外海滨共10个观测点进行了双潮准同步观测,分析了洪季悬沙浓度的平面、垂向变化特点以及大、小潮和年际差异。...
关键词:悬沙浓度 空间分布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影响的辨识(1956~2011)被引量:1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2期1729-1739,共11页张晓娅 杨世伦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0CB95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856);上海市科委项目(128014327);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SKLEC-2012KYYW06)
利用1956~2011年的流域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及有关文献所载蒸发量、水库修建、用水量、水土保持等资料,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气温明显上升,且上升速率大于全球平均上升速率;(2)流域平均降...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量 变化趋势 长江 
长江口北港口门海域悬沙输运机制分析被引量:5
《海洋工程》2014年第3期45-54,共10页陈景东 汪亚平 史本伟 高建华 杨世伦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3CB956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1308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40906042);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EC200906)
根据2012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在长江口北港口门海域获取的沉积动力学数据,采用输运通量分解方法分析水沙输运机制。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港口门附近海域涨、落潮期间底部悬沙浓度与近底部流速呈显著线性相关,存在显著的再悬浮作用;潮周期...
关键词:悬沙浓度 通量分解 再悬浮 平流输运 长江口 
长江口门附近海域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动力机制探讨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第2期188-199,共12页刘建华 陈沈良 杨世伦 朱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三角洲动力沉积过程和地貌演化的影响(4113085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2010CB951202);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大河三角洲沉积动力与地貌动力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SKLEC-2012KYYW06)
为了探讨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的动力机制,于2010—04和2011—01(正常风况条件下)在长江口门附近海域3个测点(水深8~20m)进行了金潮(1次/h)动力泥沙观测,计算了流剪切应力(τc)、浪剪切应力(τw)、流-浪联合剪切应力...
关键词:剪切应力 悬沙质量浓度 沉降 再悬浮 长江口 
长江口外泥沙向南输运速率的变化探讨——以朱家尖岛附近海域为例被引量:7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吴晗 杨世伦 邓兵 张卫国 罗向欣 张朝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856);上海市科委海洋科技专项(10dz1210505);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EC-2012KYYW06)
采用浅地层剖面测量、沉积物柱样测年和海图水深计算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位于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通道上的朱家尖岛海域的泥质沉积速率的历史变化,并通过水文泥沙测量和沉积物取样分析寻找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的佐证。结果表明:...
关键词:沉积速率 浙-闽沿岸流 朱家尖岛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带 长江入海泥沙 
滩涂围垦对崇明东滩演化影响的遥感研究被引量:13
《遥感学报》2013年第A02期342-349,335,共15页路兵 蒋雪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130856);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编号:11dz1204900);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海外研修;国际会议;国内访学基金~~
崇明东滩在流域、海域来沙供应下面积不断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东部岸线向海推进大约10km,超过150km2的新生滩涂被围垦。本研究探讨这种筑堤围垦对崇明东滩演化产生的影响。收集了1965年—2011年间的5景Corona影像、40景Landsat影像...
关键词:滩涂围垦 崇明东滩 遥感 海堤 潮滩淤涨 植被退化 
30多年来人类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前缘滩涂冲淤演变的影响被引量:12
《海洋通报》2013年第3期296-302,共7页杜景龙 杨世伦 陈广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856);建设部科技项目(2010-R2-1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SJB790029)
人类活动正愈来愈强烈地影响三角洲滩涂演变。近几十年长江三角洲前缘滩涂先后受到流域建坝等导致的入海泥沙锐减和河口一系列大型工程的影响。揭示三角洲前缘滩涂演变对这些重大人类活动的响应不仅可以为该区域的海岸管理提供支持,而...
关键词:长江口 滩涂 冲淤变化 重大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