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生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口冲淤演变长江口北支地貌人类活动影响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长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学报》《上海国土资源》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悬浮絮凝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以长江口内河槽和口门最大浑浊带为例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149-159,共11页杨天 杨世伦 杨海飞 朱琴 张文祥 张朝阳 王如生 
科技部重点专项(2016YFA06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606401)
絮凝对河口细颗粒悬沙运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探讨长江口悬浮絮凝体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于2014年10月19—23日(长江口径流量、潮差、风浪均接近多年平均值)利用多种仪器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南支-北港-口外海滨水...
关键词:悬浮絮凝体 影响因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长江口 
长江口北槽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输运趋势探讨被引量:7
《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2期84-88,95,共6页谢火艳 王如生 张国安 李占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6069)
基于长江口北槽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使用粒径趋势分析法,研究了北槽底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输运趋势。结果表明:北槽表层沉积物总体较细,沉积物组分以砂质粉砂和粉砂为主。北槽底床沉积物的总体分选性较差,偏态系数则处于极正偏...
关键词:长江口 北槽 沉积物 粒径特征 运移模式 
长江口北槽洪季断面流速分布与泥沙输运特性被引量:2
《人民长江》2016年第3期13-16,共4页谢火艳 高敏 王如生 张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8)
为了解长江口北槽涉水工程对该区域水沙条件的影响,利用2009年8月北槽4个同步走航断面的水文泥沙资料,根据通量守恒原理,采用横向均匀、垂向时变的网格,经过时间插值、空间插值和投影的方法,将数据统一到计划断面,对北槽坡槽的水流结构...
关键词:水流特征 泥沙输运 淤积 长江口北槽 
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及输移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5年第9期138-151,共14页张二凤 陈沈良 谷国传 杨海飞 王如生 
科技部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课题(SKLEC-2012KYYW06);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2000)
本文基于4次洪枯季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垂向分布、纵向分布和悬沙输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过程在大中潮期以M型(双峰型)为主,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多出现V型,上段...
关键词:悬沙浓度 悬沙输移 时空变化 长江口北支 
近30年长江北支口门附近的冲淤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34-41,共8页王如生 杨世伦 罗向欣 陆叶峰 苗丽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856);上海市科委项目(128014327);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EC-2012KYYW06)
根据1981—2012年长江北支口门附近的海图以及遥感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进行计算分析,以了解近30年该区域的冲淤演变特点和规律,从而丰富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案例.结果表明:1981—1997年潮间带围垦面积为13 km2,水域平均淤积速率为...
关键词:河口 地貌 冲淤演变 长江口北支 人类活动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