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850003)

作品数:15被引量:11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有安张俊明王丽娟王延明丁鹏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适应汉族移民移民文化移民汉民族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业化与藏族传统文化变迁——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安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藏学学刊》2010年第1期239-245,298,共8页王丽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06JJD85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工业化是导致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进程中,藏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在适应这种变迁的同时也在影响工业化的进程。论文通过个案对工业化与文化变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提出正确认识工业化与藏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工业化 藏族 传统文化 变迁 
现代化冲击下的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变迁被引量:3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6-70,共5页王延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06JJD850003)
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经济活动、宗教活动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显著变迁;这种传统文化的变迁实为更高层次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现代化 回族 文化变迁 
论移民文化适应的类型及心理变化特征——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外地汉族移民为例被引量:13
《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刘有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宁青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阶段性成果(06JJD850003)
文化适应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移民在迁入地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来看,移民文化适应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适应"和"非物质文化适应"、"深层文化适应"与"表层文化适应"、"顺适应"和"逆适应"等类型;...
关键词:移民 文化适应 类型 心理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回汉民族社会文化交往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76-79,共4页刘有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宁青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课题号: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课题号:06JJD850003)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传统社区出现了分化与重新整合,居住模式由聚居逐渐走向杂居,居民身份由城市边缘的农民逐渐成为市民。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汉族移民与回族的传统社区出现了交错整合的局面,使回汉民族的...
关键词:城市化 回汉民族 社会文化交往 
孤岛文化背景下的移民社会文化适应——以宁夏清河机械厂为例被引量:1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126-129,共4页刘有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宁青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编号: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编号:06JJD850003)
宁夏清河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迁建的军工企业,由于受特殊的管理体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文化孤岛。从该企业转型失败后职工的社会生活状况看,孤岛文化背景是影响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孤岛文化与迁入地...
关键词:文化孤岛 社会文化适应 清河机械厂 
明代外地汉族迁入宁夏南部的方式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02-106,共5页张俊明 王仕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宁青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课题号: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课题号:06JJD850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时汉族大规模迁入宁夏南部,并对该地区的经济文化、民族构成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军屯、民屯和商屯三个方面探讨内地汉族迁入宁夏南部的基本状况,可以认为屯田垦殖是汉族迁入宁夏南部最重要的方式,同时,马政、自然灾...
关键词:明代 外地汉族 宁夏南部 
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被引量:18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刘有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850003)
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常常会被迁入地居民赋予"污名化"称谓,这种行为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产生"污名化"的原因既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两种不同民间文化差异的结果,又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群体文化排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迁入地居...
关键词:移民 污名化 文化适应 
工业化进程中汉藏族际关系新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243-246,255,共5页王延明 王丽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06JJD85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工业化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对汉藏杂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来说却是新颖的。虽然该乡工业发展起点较低,但是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社会和族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论文在分析夏河县麻当乡传统汉藏族际关系特点的基础...
关键词:工业化 汉藏民族关系 新质 
传承、更新与借助:对藏族“戎亢”的解读——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被引量:5
《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50-58,共9页王丽娟 丁鹏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徐黎丽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5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甘南藏族自治州霍尔藏部落普遍存在一种特有的民间社区制度"戎亢"。它是当地藏族群众开展日常宗教活动的辅助地点,也是节日庆典娱乐的场所,更是解决社区纠纷的中心。本文通过对"戎亢"运作模式的透视,分析其性质和功能,探讨这一少数民族...
关键词:藏族 戎亢 传统文化 
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解析被引量:29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63-66,共4页刘有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甘宁青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课题号:08CSH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课题号:06JJD850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宁夏固原市回汉民族交往之间存在一定的"民族心理距离",它表现多样,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民族争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和对他民族文化认知的偏差,既对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内部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民族的深...
关键词:族际交往 民族心理距离 回汉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