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32)

作品数:68被引量:62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洪德林张天真郭旺珍邢邯盖钧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济宁农业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棉花粳稻水稻陆地棉大豆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AIL-PCR方法研究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机理初探被引量: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5-9,共5页郭金英 张天真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432)
本研究以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Bt+Sck双价基因棉转基因植株为材料,利用改进的TAIL-PCR方法扩增T-DNA插入位点左、右边界的侧翼序列,结果表明:T-DNA侧翼序列均包含一段载体骨架序列;T-DNA插入区富含A,T碱基对,并且属于核基质结合区(Bin...
关键词:TAIL-PCR 花粉管通道转化方法 棉花 
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3期55-57,共3页郭金英 张天真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432)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转基因材料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纯合株系312-5T2、332-2T2的T0,T1,T2和T3及T4连续世代为材料,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并稳...
关键词:遗传稳定性 Bt+Sck双价基因 棉花 
棉花光子基因N_1和n_2的遗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的分子证据被引量: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宋丽 郭旺珍 秦鸿德 丁业掌 张天真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002502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432)
用棉花显性光子突变体N_1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海岛棉品种新海7号和海7124杂交,共配制3个F_2分离群体和1个BC_1群体;用隐性光子突变体n_2与TM-1、海岛棉品种新海7号和军海1号杂交,共配制3个F_2分离群体和2个BC_1群体。遗传分析结果...
关键词:棉花 N1 N2 遗传分析 染色体定位 分子证据 
粳稻穗角与谷粒性状的相关性及谷粒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7
《植物学报》2009年第2期167-177,共11页江建华 洪德林 郭媛 张启武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o.IRT043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No.B08025)
粳稻穗角小的品种产量高而品质差。谷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都有关联。为培育产量与品质相协调的品种提供相关遗传信息,测定了粳稻直立穗品种丙8979和弯曲穗品种C堡及其重组自交系349个株系的穗角和7个谷粒性状,分析了穗角与谷粒性状之间...
关键词:相关性 遗传分析 谷粒性状 粳稻 穗角 
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GhCHS、GhCPI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1
《棉花学报》2009年第1期10-16,共7页张燕洁 朱一超 郭旺珍 张天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104;30270806);国家973项目(2002CB1113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04-0500);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432)
以陆地棉李氏超短纤维突变体Li1li1自交后代野生型li1li1和超短纤维突变体Li1li1开花后4 d的胚珠纤维的复合体的RNA为探针,通过基因芯片的方法筛选优质材料7235棉纤维伸长、次生壁加厚不同发育时期混合cDNA文库,分离出两个在两种材料中...
关键词:陆地棉 基因芯片 查尔酮合成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陆地棉GhLipase基因的克隆、特征分析及定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贺亚军 郭旺珍 张天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02CB11130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o.IRT0432)资助
利用已构建陆地棉7235纤维cDNA文库测序,结合5′RACE技术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7235纤维中获得了1个1 286 bp的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包含一个编码368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5′非翻译区和一个带有Poly(A)的3′非翻译...
关键词:棉花 脂肪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基因定位 
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08年第6期7-10,30,共5页吴洪恺 陆作楣 史开兵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32)
借鉴杂交玉米二环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以4个不育系泗稻8号A、57A、67A、69A和3个恢复系LH422、C418、R89为材料,比较了单交(不育系/恢复系)、双交(不育系1/恢复系1∥不育系2/恢复系2)、三交(不育系/...
关键词:杂交粳稻 同质恢复系 育种方法 二环系 配合力 
杂交籼稻亲本种子休眠性与F1的相关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5
《中国水稻科学》2008年第6期583-589,共7页徐保钦 陆作楣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432)
利用19个核质互作型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配制了109个杂交组合。花后35d收获种子,分别检测每个杂交组合F1及其亲本种子在不剥壳和剥壳情况下的休眠指数。采用5×5NCⅡ遗传设计配制了25个组合,利用其种子的休眠指数分析了配合力。结果表明...
关键词:杂交水稻 休眠性 多元回归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谷壳 
大豆耐低温出苗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被引量:8
《大豆科学》2008年第6期905-910,共6页胡国玉 赵晋铭 周斌 左巧美 盖钧镒 喻德跃 邢邯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432)
大豆是光温敏性作物,其对低温的敏感性不但制约了大豆在高纬度地区的生产,也严重影响低纬度地区低温年大豆的种植产量。以周9311-3×徐9125的P1、P2、F1、F2、F2∶3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对大豆耐低温出苗性状...
关键词:大豆 生长初期 耐低温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及摘荚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大豆科学》2008年第5期773-776,共4页程颖颖 赵晋铭 盖钧镒 邢邯 
农业部行业专项(nycytx07-004);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432)
大豆秸秆饲料利用率低,原因主要是其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提高作物秸秆饲用品质的农艺措施之一为抑制植株的生殖生长。在饲料粗纤维测定国家标准(GB/T 6434-94)的基础上,使用FOSS纤维测定仪1020,获得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
关键词:大豆 秸秆品质 粗纤维 抑制生殖生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