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70001)

作品数:14被引量:8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建华邵会秋潘玲张盟包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太原市委讲师团更多>>
相关期刊:《边疆考古研究》《考古》《西域研究》《北方文物》更多>>
相关主题:欧亚草原牌饰文化交往考古研究青铜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看草原金属之路被引量:12
《考古》2015年第10期85-99,2,共15页邵会秋 杨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编号:10JJD770001)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KG006)的资助
夏家店上层文化经历了形成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繁荣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最为发达,其青铜武器、车马器及动物纹装饰艺术除部分与中原地区相似外,还出现了较多欧亚大陆草原青铜文化的因素。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欧亚大陆草原金...
关键词:夏家店上层文化 阿尔然王冢 公元前1千纪初 欧亚草原 文化交往 
商文化对中国北方以及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影响被引量:13
《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3期45-57,共13页杨建华 邵会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编号:10JJD770001)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KG006)的资助
本文的研究表明,早商时期是中原与北方文化的结合时期。从晚商时期开始北方青铜器兴起,并向外传播到达了蒙古和米努辛斯克等地,而商文化高超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是中国北方青铜器兴起的重要原因。在西周初年,草原文化的兴起又影响到了中国...
关键词:商文化 欧亚草原 冶金区 
俄罗斯图瓦和阿尔泰地区的早期游牧文化被引量:16
《西域研究》2014年第2期75-84,I0002-I0009,共18页杨建华 包曙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项目编号:10JJD770001)的中期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图瓦和阿尔泰地区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所划分的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分析比较,明确了两地文化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以及各自文化的特点;通过两地之间的文化比较,总结归纳了相互之间的文化关系以及它们与中亚、波斯、希...
关键词:图瓦 阿尔泰 阿尔然 斯基泰动物风格 早期游牧文化 文化交往 社会等级 
略论秦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关系被引量:7
《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45-51,共7页杨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项目编号10JJD770001)的中期研究成果
本文收集了中国境内的花格剑与三叉护手剑;并分析了它们的形制、年代以及与欧亚草原的联系;揭示了秦文化在中国北方的花格剑的东西向东传播以及西北文化向西南扩散过程中的传承作用;除了秦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秦文化...
关键词:花格剑 三叉式护手剑 秦文化 
朝阳袁台子甲类墓葬的年代和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2
《北方文物》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潘玲 于子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项目编号:10JJD770001);"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2010年新出版的发掘报告《朝阳袁台子——战国西汉遗址和西周至十六国时期墓葬》,详细发表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辽宁朝阳袁台子村附近的城址和墓葬的发掘资料④。发掘报告将袁台子村附近的王坟山等地的162座墓葬划分出十类...
关键词:文化因素 墓葬 朝阳 20世纪70年代 发掘报告 西周时期 十六国时期 80年代 
欧亚草原与中国新疆和北方地区的有銎战斧被引量:11
《考古》2013年第1期69-86,2,共18页邵会秋 杨建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项目编号10JJD770001)的中期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CKG002)的资助
对欧亚草原各地流行的有銎战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展和传播进程,可以揭示出汉代以前中国新疆和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的联系。有銎战斧分欧洲与亚洲两个传统,新疆正是这两种战斧交汇的地区。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是亚洲传统战斧起源的...
关键词:欧亚草原 新疆 中国北方地区 有銎战斧 
关于草原考古的几个问题——从库兹米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一书谈起被引量:1
《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67-75,共9页邵会秋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 项目编号: 2010ZZ042) 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项目编号: 10JJD770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项目编号: 10CKG001) 的资助
爱莱娜·库兹米娜的著作《印度—伊朗人的起源》以考古学为基础,综合了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大量的相关资料,给读者展示出了公元前2千纪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动态画卷。本文对书中的主要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对安德罗...
关键词:印度-伊朗人 安德罗诺沃 畜牧文化 吐火罗人 青铜时代 
新疆苏贝希文化研究被引量:11
《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2期193-220,共28页邵会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编号:10JJD770001)中期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KG00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基本科研项目(编号:2010ZZ042)资助
苏贝希文化是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该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发现,其命名是由陈戈先生提出的,迄今为止经过调查和发掘的遗址和墓葬多达50余处,从已有的发现看,苏贝希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博格达山南北两侧山...
关键词:苏贝希文化 洋海墓地 洋海古墓群 边疆考古研究 索墩布拉克 文化性质 竖穴墓 平底器 圈足 涡纹 
阿尔然大墓在欧亚草原早期铁器时代的作用——兼论中东部文化的分界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2期221-234,共14页杨建华 张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编号:10JJD770001)中期研究成果;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欧亚草原在公元前1千纪开始逐渐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经济形态由畜牧经济转为更加专门化的游牧经济,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这种经济类型一直保存到当代。游牧经济在草原的全面普及是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伴随这种新的技术与生...
关键词:欧亚草原 早期铁器时代 动物纹 阿尔 夏家店上层文化 文化面貌 牌饰 斯基泰人 边疆考古研究 玉皇庙 
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被引量:9
《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52-65,138-139,共14页杨建华 邵会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项目编号:10JJD770001)中期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的中亚地区的三个早期铜器发展序列的分析,了解到亚洲地区早期铜器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本地发展与外来传入的区别;并收集了欧亚草原早期金属器的相关地区的资料,明确了这些铜器的年代;最后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最早并且...
关键词:早期青铜器 冶金史 齐家文化 金属起源 青铜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