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61)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国文李霜霜刘玉珠文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鄱阳湖学刊》《社会科学前沿》《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和谐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和谐:一个生态世界的构想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3年第3期61-67,共7页周国文 李霜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和谐是指整个生物圈的和谐,或者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保持一种融洽、美好、健康的状态。生态和谐是生态系统的理想范式,生态系统是生态和谐的结构单元。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更高境界,生态平衡是生态和谐的前提基础。生态...
关键词:生态和谐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 生态世界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践被引量:20
《中国林业教育》2013年第3期1-5,共5页周国文 李霜霜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项目编号11CZX06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项目编号09YJC720006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道德教育是针对环境恶化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 实践环节 实现路径 保障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被引量: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1-38,共8页周国文 李霜霜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
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的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的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
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教育 低碳经济 绿色消费 环境伦理法制 
环境的哲学化与科技的生态学转向——读《人、环境与自然——环境哲学导论》有感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76-79,共4页周国文 刘玉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研究成果
从自然概念的哲学特征,科技的生态学转向,进而上升到对环境哲学的思辨探讨,环境的哲学化与哲学的环境化相互融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2011年出版了环境哲学的最新力作《人、环境与自然》一书。该书认真梳理人、环境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探讨...
关键词:环境的哲学化 《人、环境与自然》 超验自然主义 
重构环境哲学的契机与趋向被引量:11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18-23,共6页周国文 卢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项目编号:11CZX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项目编号:09YJC720006);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开启振兴环境哲学的契机,在于实践环境哲学的功能与作用,以期在一个呼唤绿色发展的时代实现环境哲学继往开来的历史宗旨与未来使命。环境哲学是人类思维对自然存在的思考,是人类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的思考,也是关于自...
关键词:环境哲学 生态 哲学 环境 环境伦理学 
“尽性”之“己”、“人”与“物”:再思“人与自然”
《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8-11,共4页文雅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
当下环境伦理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伦理规范而言,此二元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的价值塑造。传统儒家思想中"尽性"之"己"、"人"、"物"三维关系的说明,则能为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思路。
关键词:“尽性” “己” “人” “物”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被引量: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9-56,共8页周国文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
生态公民是生态主义之环境哲学的践行者。生态公民是着眼于创建更加公正合理的生态社会制度的主流人群,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序力量。从环境伦理观的意义上分析,生态公民主张作为道德共识产物的环境人权。环...
关键词:生态公民 环境人权 价值立场 生态世界体系 
全球化视域下的生态幸福观被引量:5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23-26,共4页周国文 刘玉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
幸福观是当下备受热议的话题。由于人们的生活背景、价值追求不同,各自的幸福观也会有所差异。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开始将生态与幸福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公民幸福指数。西方传统幸福观等采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全球化 生态 幸福观 中西传统幸福观 现代生态幸福观 
自然与生态公民的理念被引量: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20-126,共7页周国文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
自然在其本义上是指人类未经干预的状态,是世界由以构成的基质。人类对于自然的领悟,关键在于脱离简单生存论的层面,而能进入一个触及自然之本质的实体论的层面。在保持与自然律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上,生态公民是积极尊重自然律并忠实履行...
关键词:自然 生态公民 自然律 世界 
生态和谐的蕴义与愿景:政府、公民与社会的环境目标
《社会科学前沿》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周国文 刘玉珠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11CZX06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09YJC720006)研究成果。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发展,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并持续恶化。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生态和谐已成为政府、公民以及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环境目标。本文从生态政治、生态公民以及生态社会三个维度出发讨...
关键词:生态和谐 生态政治 生态公民 生态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