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ZW12-017)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建忠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明清小说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红学红学史批评范式叙事庭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大观园创作构思与曹雪芹的人生诉求——兼谈红学理念的冲突及其研究格局走向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2018年第2期24-36,共13页赵建忠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项目编号:13BZW035)前期成果;2012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略”(项目编号:TJZW12-017)前期成果
《红楼梦》主体故事是在大观园内发生的,历来研究者对大观园都很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红学中一道重要课题。近年来叙事学中新兴的"庭院叙事"模式,又以新的学术话语将大观园的课题重新激活。概括而言,主要分为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
关键词:庭院叙事 原型探考 创作构思 人生诉求 红学理念 研究格局 
李希凡批评范式与当代红学的发展被引量:6
《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第4期145-154,共10页赵建忠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项目编号:13BZW035);2012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略"(项目编号:TJZW12-017)阶段性成果
1954年的《红楼梦》大讨论对以后红学及古典文学格局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毋庸置疑,李希凡是红学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他代表的批评范式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红楼梦》研究的学术空间。站在今天的学术高度,拂去历史烟云...
关键词:批评范式 红学史分水岭 学术增长点 诠释维度 
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作者考辨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1期123-132,共10页赵建忠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项目编号:13Bzw035)成果之一;2012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略>"(项目编号:TJZW12-017)前期成果之一
研究者对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后红楼梦》的关注甚于后出之续书,这是因为它奠定了《红楼梦》续书的基本格局,但这部续书作者的真实姓名还在争论之中,《后红楼梦》"著作权"如果解决不好,对这部作品本身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必然缺少学术定力。...
关键词:《后红楼梦》 逍遥子 白云外史 毗陵七子 《与吕叔讷》札 非经典作品 
当代红学六十年的历史回顾及展望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赵建忠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BZW03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ZW12-017)
自1954年以来,当代红学经历了60年的社会历史批评、索隐、考证诸派的红学研究,诸学派各有其学术特征,且在红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也不同。上述研究流派不同程度地遮蔽了《红楼梦》的审美视域,其诠释维度有限,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当代红学 历史回顾 诠释维度 学科前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