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115)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尹戴忠赵孜赖积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眼睛历时更替概念场斜视看相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关于“目”、“眼”、“眼睛”相关问题的商榷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14-118,共5页尹戴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40115);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项目
关于"眼"、"眼睛"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眼"与"目"不复区别始于何时、"眼"取代"目"始于何时,学者们见仁见智,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眼"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应为战国时期,"眼睛"表示眼睛义位首见于汉代,"眼"与"目"的分...
关键词:“目” “眼” “眼睛” 始见年代 
“目”、“眼”、“眼睛”历时演变研究被引量:7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2期49-54,96,共6页尹戴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看视’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10YJA740115);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看视’类词语词义的历时演变研究"
"目"最早见于甲骨文,"眼"有"目"义始见于战国,"眼睛"则产生于三国。在表达"眼睛"这一义位上,"目"、"眼"、"眼睛"3词项存在着历时竞争更替关系。"目"历史悠久,从先秦至宋元,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到明代,"目"的优势地位被"眼"所取代;至现当...
关键词:  眼睛 历时演变 
“视”“看”历时更替研究被引量:7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20-122,共3页尹戴忠 赵孜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看视’类词语词义研究"(09YBA0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看视’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10YJA740115)
先秦两汉,表示"以视线接触人或物"这一概念一般用"视"。"看"萌芽于汉代,文献用例偶见。魏晋南北朝,"看"处于发展期,文献用例逐渐增多,但还未超过传统的"视"。唐以后,"看"处于继续发展期,文献用例越来越多,在口语中基本取代了"视"。但在...
关键词:“视” “看” 历时更替 演变原因 
“斜视”概念场的历时演变研究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1期18-23,95,共6页尹戴忠 赖积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看视’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10YJA740115);湖南省哲社基金项目"上古‘看视’类词语词义研究"(09YBA062);湖南科大博士启动基金(E50935)研究成果
"斜视"是指人或动物用眼睛斜着看,在古汉语中,人们用10余个词项、4种结构模式来表达此概念。"斜视"概念经过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的历时演变,呈现出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的消长和更替的情况。与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中的"...
关键词:概念场 斜视 历时演变 
从文化与语义的关系看“相”之“仔细察看”义对象演变
《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2期157-160,共4页尹戴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看视’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10YJA74011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看视’类词语词义研究"(09YBA062)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通过分析历代文献发现",相"的"仔细察看"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其对象的变化上,其对象包括人、六畜、刀剑、土地、宅墓等。其中相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相马其次,相地、相宅墓呈下降趋势,相刀剑则在近代消失了...
关键词:“:相”“ 仔细察看”义 文化与语义 相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