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10014)

作品数:4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郝亚光凌文豪黄雪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农村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更多>>
相关主题: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缘由一元到多元养老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回应“徐勇命题”:中国农村“两减一增”的缘由——以农业生产社会化为视角被引量:1
《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第1期365-378,共14页郝亚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道路建设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5省1200份问卷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0YJC81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CZZ031)
徐勇教授提出了一个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两减一增'的现象,即土地减少,务农人口和务农时间减少,农产品增加。本文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在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正是生产资料社会化弥补耕地面积之不足,生产过程社会化减...
关键词:“两增一减” 社会小农 生产社会化 
从男耕女织到男工女耕:“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缘由——以生产社会化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9
《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郝亚光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道路建设的减贫效应的研究"(10YJC810014);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研究"(11CZZ031)
当下中国"男工女耕"的现象日益凸显,除了农村妇女素质普遍低于男性、家庭拖累、结构障碍等影响因素外,还有农业生产社会化这一影响因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村落常常是小农的整个世界,在与世隔绝的"桃花园"里,过着靠与自然交换的生活。"...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业女性化 社会化小农 生产社会化 
乡村道路建设社会效应研究综述被引量:1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5期44-46,共3页郝亚光 黄雪丽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道路建设的减贫效应研究>(10YJC810014);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研究>(11CZZ031)
乡村道路是连接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纽带,是支撑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农村道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关于农村...
关键词:乡村道路建设 社会效应 农村道路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述 社会经济意义 负面影响 现代化进程 
从一元到多元: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逻辑——以生产社会化为分析视角被引量:27
《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77-80,共4页凌文豪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助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跟踪机制问题研究>(2010GGJS-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810014)
纵观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发现其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生产社会化理论认为,除了生育制度的影响、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外,更重要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因素。即,随着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
关键词:农村 养老模式 生产社会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