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10028)

作品数:9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伟刘伟孔凡义吴友全郑明怀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汉论坛》《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共同体信任精英法团主义多元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压力型体制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突破抑或复制?——基于W市政社互动改革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8-151,共4页孔凡义 张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YJC81002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创新项目(编号:20141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实践调研基金项目
压力型体制是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既为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动力也形成了限制。笔者以W市"政社互动"改革为例,结合我国压力型体制环境来分析W市改革所面临的体制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压力型体制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质逻辑。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 社会治理创新 政社互动 
乡村治理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限度——关于Z县大学生村官的初步调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92-97,共6页刘伟 周思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编号:10YJC810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2CZZ048)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湖南Z县大学生村官的调查,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分析,可以对他们的生存现状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作出评价,并基于乡村治理的现状进一步探索今后我国乡村建设的主体培育。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的无力感是一个普遍现象,现有的...
关键词:乡村治理 大学生村官 本土精英 
村落解体与中国乡镇治理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3
《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5期64-68,114,共6页刘伟 
民政部委托课题"村落解体现状与乡镇治理的路径选择"(2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编号:10YJC81002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编号:2012M511228)
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村落社会的快速解体及其对乡镇治理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通过2009年7月和8月针对中国11个省19个村落的调查,可以发现,当前中国广大村落普遍存在解体的趋向,但各地村落解体的层面和程度均存在区别。今后,国家在...
关键词:村落解体 乡镇治理 路径选择 重建共同体 
村干部腐败行为的体现、产生原因及其预防被引量:2
《领导科学》2014年第04Z期63-64,共2页郑明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村干部行为与出入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XZZ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项目编号:10YJC810028)的阶段性成果
一、体现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在一种错误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自觉错误行为。1."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心理。贪婪心理是村干部走向腐败的主要思想基础。
关键词:廉政教育 党纪处分 封建残余思想 教育片 思想防线 村民利益 贪污腐败 领导干部 权钱 乡村关系 
利益、精英和信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7,共7页刘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0YJC810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1228)
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存在不同类型的村民群体性活动,这些活动展开的过程与机制受到各方研究者的极大重视。可以采用利益—精英—信任的分析框架,用来解释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逻辑及影响活动结果的中间因素。各类村民群体性活...
关键词:村民群体性活动 利益 精英 信任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51-57,共7页刘伟 黄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10YJC810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12CZZ04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2M511228)的阶段性成果
在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下,梳理建国60多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治理历程,会发现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发生了三次变迁。其大致轨迹是,建国初期以政府绩效为主,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改革开放后仍以政府绩效...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 国家政权 政府绩效 意识形态 
论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内输入模式被引量:10
《江汉论坛》2013年第6期13-17,共5页刘伟 吴友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编号:10YJC81002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研究"(编号:2012M511228)的阶段性成果
内输入是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利益表达与综合的主导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的利益输入模式。在中国,政治系统外部缺乏独立自治的社会力量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社会中多元的利益诉求都是通过政府主动的体认和考察从而输入到政治系统当中的...
关键词:内输入 政治过程 利益输入 多元主义 法团主义 
村民介入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逻辑——对江苏Y市某村修路活动的过程/事件分析被引量:7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92-102,128,共11页刘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编号:10YJC810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2CZZ04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2M511228)
近10年来,伴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的全面转型,某些区域的村民通过集体行动介入当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象时有发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均对集体行动的达成机理做出了解释。然而,发生在中国农村的集体行动,其达成还具...
关键词:集体行动 过程/事件分析 村民行动 实践逻辑 
从政治边缘人到集体行动者:农民工行为的演变逻辑被引量:4
《科学决策》2011年第7期49-61,共13页孔凡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失业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编号09CZZ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编号10YJC810028)
论文以实证调查资料为基础,阐释了农民工的流动性是如何带来其政治冷漠性,它又是如何造就了农民工关系网络的。通过对广东韶关群体性事件、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和广东潮州群体性事件的比较分析,论文分析了农民工是如何通过关系网络推动...
关键词:农民工 群体性事件 社会组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