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10020)

作品数: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姗姗臧雷振孟天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投票行为基层民主选举投票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要挟型上访发生机制研究被引量:6
《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4期68-72,共5页金姗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村民政治功效感的来源和价值研究--基于2011年A县村委会选举的实证分析"(编号:10YJC810020)
本文主要关注中国农民新近出现的新上访形态:要挟型上访。通过调查发现,要挟型上访具有不当性、主动性、基层性、工具性及扩散性的特性;要挟型上访的主要诉求对象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本文利用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分析要挟型上访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要挟型上访 政治机会结构 表演性 斗争周期 
基层民主选举投票中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74-81,共8页金姗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村民政治功效感的来源和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YJC810020)的阶段性成果.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提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者普遍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尽管影响的因素,程度和范围存在不同....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 投票行为 
基层民主选举投票中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4期8-17,共10页金姗姗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村民政治功效感的来源和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YJC810020)的阶段性成果.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展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者普遍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尽管影响的因素,程度和范围存在不同...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 投票行为 
政治参与行为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基于浙江省闾村基层民主选举投票的实证调研被引量:13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9-56,127,共8页金姗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村民政治功效感的来源和价值研究"(编号10YJC810020)的阶段性成果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展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者普遍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尽管影响的因素、程度和范围存在不同。本文基...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 投票行为 村民自治 基层民主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经济投票行为研究被引量:10
《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37-49,共13页臧雷振 孟天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国家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项目编号:06AZZ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村民政治功效感的来源和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YJC810020)
"经济投票"理论为分析公民投票行为内在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窗口。伴随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选举的蓬勃开展,针对投票人投票参与和投票选择等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有研究中由于存在样本选择、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取向等问...
关键词:农村基层选举 经济投票理论 投票行为 实证检验 
西方经济投票理论的批判性考察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128-134,160,共7页臧雷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号:10YJC810020)
伴随我国基层民主的蓬勃开展,针对投票人投票意向和投票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方理论界20世纪中后期以来对选民投票分析倾注大量科研资源。本文即针对西方颇具影响力的经济投票理论展开全景性回顾和归纳性评述,在检视西方投票理...
关键词:西方 经济投票 理论考察 基层民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