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1180)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济科李雪艳徐伟华刘守圭蔡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计算力学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损伤识别机械系统模态损伤识别方法灵敏度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连续系统振动特征值摄动问题的统一解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1-3,共3页刘济科 蔡铭 吕中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0 10 2 0 2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 0 1180 )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2 0 0 2C32 4 0 5 )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TRAPOYT2 0 0 1) ;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 (0 3M4 )
将离散系统振动分析中的通用的矩阵摄动法推广到连续系统。采用弹性结构理论算子 ,对连续系统的振动特征值摄动问题进行统一描述。根据特征函数子空间缩聚法和正交分解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统一的摄动公式。该方法能同时有效地处理孤立、...
关键词:特征值问题 摄动 连续系统 
基于振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梁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9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z1期119-121,共3页李雪艳 刘济科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TRAPYT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0202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1180);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2C32405);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03M4)
提出了一种用于梁结构损伤识别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来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识别。通过振动特性的灵敏度(包括一阶和二阶灵敏度)分析与计算,结合有限元法,就能确定梁结构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大小。...
关键词:损伤识别 灵敏度 有限元法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机械系统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第3期456-459,共4页刘济科 李雪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10 2 0 2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 0 118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
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灵敏度分析的机械系统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固有频率灵敏度和固有模态灵敏度 ,既可用于损伤定位 ,也能用于确定损伤大小 ,且对单个损伤和多个损伤情况都适用。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 ,考虑了二阶灵敏度。针对...
关键词:灵敏度分析 机械系统 损伤识别 频率 模态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复模态矩阵摄动法
《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第4期453-457,共5页刘济科 徐伟华 杨宏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 0 1 1 80 )
对非自伴随系统的振动重分析问题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通用方法。从子空间缩聚出发 ,基于复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定理 ,推导了同时适用于孤立特征值、相重特征值和相近特征值三种复特征值情况的一阶和二阶摄动公式。算例表明 ,该方法通用性好 。
关键词:复模态 矩阵摄动法 奇异值分解 非自伴随系统 摄动公式 特征值 多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 
半充液自旋稳定卫星的一个实验模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刘守圭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 0 1 1 80 )
构造刚体—小球力学实验模型 ,用以模拟充液卫星内液面的晃动对卫星自旋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大系统加权V函数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关键词:大系统 自旋稳定卫星 刚体-小球实验模型 液面晃动 自旋稳定性 加权V函数方法 
循环双周期系统控制方程的解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z2期6-8,共3页高磊 刘济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1180);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 (99M6)
证明了U变换方法可使具有循环双周期特性的运动方程组(代数或微分方程组)解耦,给出了解耦方程的基本形式,所得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循环双周期系统的静力与动力分析.
关键词:双周期系统 U变换 解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