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SS003)

作品数:5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立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更多>>
相关主题:史学理论语言学转向后现代主义历史理性范式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思辨的历史哲学及其对于历史学的价值被引量:7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3期61-72,共12页董立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问题研究"(13BSS003)阶段性成果
观察历史整体进程,探求其中的模式或规律,并据此阐释人类历史经验,这种理论探究通常被称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关于这类宏大叙事对于历史学的作用或价值,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实际上,出于追求历史意义的天性,历史学家必...
关键词:历史 历史哲学 思辨的历史哲学 阐释 
西方史学理论史上的历史客观性问题被引量:9
《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1-14,共14页董立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SS003)阶段性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约每隔30年左右,西方史学理论都会发生一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以1942年亨普尔的《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②的发表为标志,史学理论进入分析的阶段。以1973年海登·怀特的《元历史学》~3的问世为起始,史学理论出...
关键词:史学理论 “语言学转向” 西方史学 后现代 理论史 历史哲学 历史理性批判 经验事实 兰克 历史认识 
后-后现代史学理论:一种可能的新范式被引量:11
《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1-9,共9页董立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问题研究”(项目号:13BSS003)阶段性成果.
自上世纪末尤其是本世纪初开始,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问题,尝试探索一种新的史学理论范式,有的学者称之为“后.后现代史学理论”。董立河教授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论著,对“后一后现代主义”出现的理论背景、主要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史学理论 范式 “语言学转向” 西方学者 理论背景 “经验” “文本” 
韦尔施的“横向理性”与“历史理性”的重建
《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4期13-19,共7页董立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问题研究"(项目号:13BSS003)阶段性成果
本文是在后现代状况下对理性问题特别是“历史理性”问题的一种思考。根据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完成战后重建开始,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而西方文化也进入所谓后现代时代。...
关键词:历史理性 后现代时代 西方社会 西方文化 后工业时代 计算机科学 战后重建 50年代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被引量:8
《历史研究》2013年第5期42-49,共8页董立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问题研究"(项目号:13BSS003)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后现代主义,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谓纷纭芜杂,莫衷一是,但最权威的论述仍然出自法国哲学家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在该书中,利奥塔区分了两种知识:科学知识和叙事知识。所谓科学知识,大体上相当于实证科学知识...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史学实践 历史理性 《后现代状况》 科学知识 叙事知识 利奥塔 国内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