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1ZDXM790012)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岳珑王利中孙燕京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开发研究》《人文杂志》《宏观经济管理》《新疆社科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经济发展国防工业工业经济结构三线建设计划经济模式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被引量:2
《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王利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1ZDXM790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工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而且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疆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经验,可...
关键词:新疆工业 特征 
论1950—1957年新疆的现代工业建设
《开发研究》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王利中 岳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1ZDXM790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1950—1957年,在中央的扶持下,新疆地方政府和新疆军区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业发展规划,率领新疆军民开展了工业化建设,兴办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通过这些工业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为新疆社会主...
关键词:新疆 工业建设 人民解放军 
新疆工业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王利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1ZDXM79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看,新疆的工业化水平仍显滞后。
关键词:工业化水平 新疆 现状 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产业结构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反思被引量:4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78-84,共7页岳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1ZDXM790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由于历史的、环境的、经济的因素,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的投入,形成了重工业化结构。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工业奠基、新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重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防指向下的再次重工业化等几个发展阶...
关键词:重工业化结构 计划经济模式 西北五省 工业布局 
20世纪50-70年代陕西重工业化结构成因探析
《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73-77,共5页岳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1ZDXM790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20世纪50-70年代,陕西工业经济形成重工业化结构。其形成原因为:苏联工业化模式在陕西的仿行;抗日战争时期陕西重工业的崛起;新中国需求与陕西重工业化结构;陕西矿产资源优势与重工业布局。重工业化结构的形成、发展,对陕西工业经济发...
关键词:重工业化结构 苏联工业化模式 陕西工业布局 
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被引量:1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36-41,共6页孙燕京 岳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01ZDXM790012)。
陕西工业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紧密相关。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强力度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扩张,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行列。与此同时,以现代国防工业为主体的陕西工...
关键词:“三线”建设 陕西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 现代工业化 直接投资 国防工业 跳跃 年代 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