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作品数:36被引量:54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润元张强姚玉璧王鹤龄邓振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甘肃省气象局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沙漠与绿洲气象》《干旱区地理》《生态环境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气候变化马铃薯气候变暖冬小麦净初级生产力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和主要作物栽培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7
《生态学报》2017年第18期6099-6110,共12页王鹤龄 张强 王润元 吕晓东 王力 张镭 齐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5134);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1630426);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重大专项(GYHY201506001-2);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资助
基于甘肃省8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春小麦、冬小麦、马铃薯的区划指标,分1961—1986(时段Ⅰ)和1987—2014年(时段Ⅱ)2个不同时段,分析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和主要粮食作物潜在栽培格局的...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栽培格局 甘肃省 对策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生产潜力与产量差被引量:10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9期33-40,共8页范兰 吕昌河 于伯华 王涛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影响与适应对策"(2012CB955304)
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区小麦-玉米两作系统生产潜力的影响意义重大。采用EPIC模型估算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的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产量计算了产量差。结果显示:(1)华北平原1961—2007年小麦-玉米两作潜在产量在...
关键词:EPIC模型 潜在产量 雨养产量 产量差 
甘肃内陆河流域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王燕 苏风 王润元 杨发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分析了甘肃内陆河流域建厂比较早的某造纸企业技术提升前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效益变化情况,分析了技术提升中生产方式变化情况:现有的生产方式基本为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大气污染基本没有主动防御措施,生产废水混合进入...
关键词:甘肃内陆河流域 工业生产技术提升(造纸行业) 循环经济模式 
甘肃内陆河流域工业技术提升中的环境风险问题探讨
《甘肃科技》2015年第20期28-31,93,共5页王燕 苏凤 王润元 杨发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分析了甘肃内陆河流域建厂比较早的某造纸企业技术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类别及缘由,强调因地缘优势引起的环境风险,重视风险预防,推行"早期规划—制度保障—管理措施"环境风险预防模式;应急预案考虑...
关键词:甘肃内陆河流域 工业生产技术提升 环境风险 
甘肃内陆河流域工业生产技术提升中的废水循环利用问题探讨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年第10期28-30,39,共4页王燕 苏风 王润元 杨发春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分析了甘肃内陆河流域某造纸企业技术提升前后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效益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技术提升中生产方式变化情况,归纳总结了适宜于甘肃内陆河流域工业生产技术提升中的废水循环利用模式。
关键词:工业生产技术提升 水循环模式 甘肃内陆河流域 
甘肃省春油菜生育及产量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第1期213-218,共6页刘明春 孙占峰 蒋菊芳 任丽雯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2CB955304);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和应对技术研究”(GYHY200806021-01)
利用甘肃省春油菜种植区甘肃民乐县1987—2006年、合作市1987—1999年油菜生育期、产量资料及光温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特征及与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油菜产区气温呈升高趋势,...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春油菜 生育进程 产量 
增温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5
《生态学报》2015年第3期830-836,共7页肖国举 仇正跻 张峰举 马飞 姚玉璧 张强 王润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5009);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106029-0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
过去50年,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化趋势明显加强,对作物生产产生了明显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必将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红外线辐射器田间增温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播种—出苗—现蕾—开...
关键词:气候变暖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半干旱区 
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6
《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第12期1677-1684,共8页范兰 吕昌河 王学春 陈朝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2CB955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63)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
关键词:EPIC模型 华北平原 冬小麦 夏玉米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产量 模拟误差 
近15a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2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范兰 吕昌河 杨彪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2CB955304)
利用1998—2012年635个气象站点的观察数据,对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15 a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式下降的特点,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年均和四季气温在0.05显著水平未检测...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变化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蒸散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14年第9期2323-2328,共6页阳伏林 张强 王文玉 张凯 杨启国 杨泽粟 雷俊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376;412751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204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RJYA025)
蒸散与水循环、能量平衡密切相关,是黄土高原雨养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水通量之一。准确测定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对增强陆气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及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蒸散进...
关键词: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蒸散 净辐射 环境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