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7B01)

作品数:16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晓玲郭梅亮张杰徐璋勇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制度经济学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金融评论》《中国经济问题》更多>>
相关主题:人民币国际化农村非正规金融国际货币货币竞争LOGISTIC回归模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内生性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被引量:1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8期96-99,共4页宋晓玲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7B01)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金融机构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公信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环境改善等,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占优条件。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本项目较低的开放度,人民币不能够自由兑换...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 货币竞争 区域合作 
高校模拟银行实验课程建设探析被引量:5
《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4期251-253,共3页宋晓玲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7B01)
在当前金融院校模拟银行实验课程中,存在着课程内容没有充分反映银行业务发展变化、业务操作种类单一且有失偏颇、业务操作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足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促进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内外...
关键词:商业银行 模拟银行 实验课程 
转换成本视角下的东亚货币博弈研究被引量:3
《经济经纬》2011年第2期45-49,共5页宋晓玲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7B01)
作者从国际货币替代的转换成本理论视角,运用数理分析和博弈论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东亚各国货币博弈格局。货币合作对东亚国家是共赢博弈;中日两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呈现"智猪博弈",中国和日本从货币合作中将获得更大收益;中日两国...
关键词:转换成本 东亚货币合作 货币竞争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完善消费信贷体系被引量:1
《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陶桂平 韩立岩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村镇消费信贷服务产品设计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2006BAJ07B01)的成果资助
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在城市之后,中国农村进入消费升级的历史阶段。农村居民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 消费信贷体系 新农村建设 耐用消费品 惠农政策 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 历史阶段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规模与政策选择被引量:7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8-12,共5页郭梅亮 徐璋勇 
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007JJD84019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7B01)
农村非正规金融事实上一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本文对国内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种概念进行了必要区分,并指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进程是由原先的社会属性向经济属性、关系型信用向准契约型信用转变的过程。中国农...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地下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替代的“倾覆效应”:理论与历史考察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67-70,共4页宋晓玲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消费信贷服务产品设计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06BAJ07B01
国际货币替代具有"倾覆效应":成功实现货币替代,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过程。历史考察显示,美元替代英镑如此。欧元要成功替代美元,也需经历长期过程。基于历史惯性和美元当前的实力,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不会发生倾覆效应,...
关键词:国际货币 货币替代 倾覆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 
后危机时代个人信用三维度量初探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2期178-179,共2页关冠 王欣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村镇消费信贷服务产品设计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6BAJ07B01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全世界警醒,这是一场金融危机,更是一场信用危机。透过本次危机,我们看到了信用的重要,认识与理解信用、度量信用、预警危机刻不容缓。从分析Wu’s信用理论入手,重新界定了信用是虚拟资本的内涵与实质,剖析了现代信用...
关键词:个人信用 三维度量 指标体系 信用危机 
传统文化习俗下的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被引量:7
《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53-60,共8页郭梅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7B01);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H005)的资助
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习俗 市场冲击 消费性金融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原因:主流文献的讨论被引量:6
《金融评论》2010年第5期1-7,共7页张杰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7AJY01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06BAJ07B01);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与制度金融学”的支持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文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机理多有阐发。McKinnon发现了中国金融改革方式选择的特殊性,借助"金融剩余"、"金融控制"等概念,他勾画了"金融支持型"经济增长的大致轮廓,世界银行和Maddison则分别通过强调"初始条...
关键词:金融制度 金融改革方式 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 国家举债的金融方式 
中国货币金融演进之谜:王亚南与彭信威的解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5-11,共7页张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07AJY01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7B0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成果研究计划"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与制度金融学"
20世纪中期以来,王亚南和彭信威对中国货币金融制度演进逻辑与运行机制多有发现与阐发。王亚南观察到了中国货币本位的"二元结构"特征、货币制度的信任内涵,以及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性质。他特别揭示了货币形制混杂所体现的利...
关键词:中国货币金融制度 演进谜团 王亚南与彭信威 理论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