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279)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宗波张媛杨大荣陈欢欢杨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多样性》《应用昆虫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昆虫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榕小蜂触角感器传粉榕小蜂适生雌雄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鸡嗉子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及适生意义被引量:3
《应用昆虫学报》2021年第3期736-746,共11页刘志祥 杨培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07,31100279);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项目(51900110);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J1067)。
【目的】感知化学信息是榕小蜂群落组成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以触角为代表的感觉器官,恰能反映其寄主识别和繁殖中所承受的进化压力和适应形态。本文旨在对当前唯一以“专有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榕蜂群落中雌...
关键词:鸡嗉子榕 榕小蜂群落 雌蜂 触角感器 进化适应性 多孔板形感器 感知指数 
鸡嗉子榕缩腹榕小蜂触角形态及其感器的性二型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531-538,共8页谢华 李成星 张媛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107,31100279);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51900110)。
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缩腹榕小蜂雌雄蜂触角及其感器类型、数量、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分析了感器的形态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缩腹榕小蜂触角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性,雌蜂触角长862.75±20.65μm,由转节、柄节、梗节和10个鞭小节组成的鞭节...
关键词:鸡嗉子榕 非传粉榕小蜂 缩腹榕小蜂 雌雄二型性 触角感器 生态适应 
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分布及适生意义被引量:2
《环境昆虫学报》2020年第2期400-409,共10页李成星 刘志祥 杨培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107,31611130108,31100279);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51900110)。
伪鞘榕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是一种寄生于鸡嗉子榕间花期榕果的专性寄生蜂,雌雄两性繁殖策略分化明显,为更好理解和诠释雌蜂寄主定位和雄蜂配偶识别机制,有必要对两性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运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和探讨了伪...
关键词:鸡嗉子榕 伪鞘榕小蜂 繁殖策略 触角感器 雌雄二型 化学感器 
季节变化对聚果榕一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3
《广西植物》2015年第4期500-506,共7页张媛 杨大荣 陈欢欢 徐磊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279);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FD023);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榕属植物及其传粉昆虫榕小蜂是自然界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榕果内雌花资源如何分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验证季节变化对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为材料,分析了季节变...
关键词:雌雄同株 传粉榕小蜂 季节变化 繁殖对策 权衡 
榕果及其传粉榕小蜂形态特征相关性研究
《生物学杂志》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张媛 陈欢欢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27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FD023);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研究物种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3种榕树的进蜂量、榕果直径、榕果雌花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榕树的专一性传粉小蜂的体大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3种榕树的榕果直径与单果进蜂量并无...
关键词:榕树 榕小蜂 互利共生 寄主选择 体大小 
钝叶榕三种榕小蜂的关键形态和行为差异研究
《四川动物》2013年第2期199-204,共6页李宗波 杨培 杨大荣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榕蜂互作系统中化学信息物质的分配与调控(311002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榕树非传粉小蜂由寄生向互惠演化的机制(30970403);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项目(XKZ200905)
比较钝叶榕三种同步进果的榕小蜂——钝叶榕传粉榕小蜂、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的关键形态,结合它们的进果行为,分析非传粉榕小蜂的形态适应性和依赖传粉榕小蜂进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的胸部、前后足均趋...
关键词:钝叶榕 传粉榕小蜂 非传粉榕小蜂 进果产卵 形态适应性 行为 刺突 骨板 
同种榕小蜂在木瓜榕两种地理型上的繁殖及传粉特征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12年第4期437-442,共6页杨培 李宗波 彭艳琼 杨大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100279)
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常被认为是专一性的,但该系统中有些榕小蜂可在不同种榕树或者同种榕树的不同亚种、变种和地理型上产卵和传粉。探讨榕小蜂在不同寄主中的繁殖和传粉特征,有利于理解非专性榕蜂系统形成的过程及稳定机制。...
关键词:榕树 榕小蜂 繁殖 传粉 auriculata-form oligodon-form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