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07ZWX001)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延江李素霞陈敏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因素消解现代文学文学现代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传统文化因素对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消解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6期145-150,共6页李延江 李素霞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07ZWX001
五四新文学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因素一方面促成了新的文化文学思想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成长,另一方面,也使新的文化、文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亦即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文学 现代性 消解 
传统文化因素对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消解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91-94,共4页李延江 
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B07ZWX001);石家庄学院社科基金成果
五四新文学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因素一方面促成了新的文化文学思想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成长,另一方面,也使新的文化、文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亦即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文学 现代性 消解 
五四“启蒙”文学功利性的传统文化资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80-84,共5页李延江 陈敏 
石家庄学院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B07ZWX001)成果
五四文学具用鲜明的功利性特征,这一特征深烙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印记。中国文人身上固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参与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教化传统以及古代文学的社会功利传统,使五四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思想启蒙的最为直接、最为...
关键词:五四文学 功利性 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