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40004)

作品数:6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占江包智明郑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鄱阳湖学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荆楚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乡村环境抗争农民政治机会结构环境社会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的生态之维:逻辑与路径——基于浙江经验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2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5-62,共8页陈占江 
浙江省哲社规划办"之江青年课题"(项目编号:13ZJQN087YB);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YJC840004)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关键环节,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国瞩目的成功经验。浙江从构建城乡一体化关系和城乡互惠机制出发,以结构性和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创...
关键词: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 逻辑 路径 
迈向行动的环境社会学——基于反思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14
《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3期1-22,共22页陈占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13YJC8400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反思社会学为视角,从"环境社会学为何"与"环境社会学何为"两个维度,重新检视环境社会学的价值关怀、学科品格、研究伦理和方法论取向。分析发现,环境社会学是一门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关怀、以实践性为基本品格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而本...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 反思社会学 合法性 行动研究 
制度紧张、乡村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基于湘中农民“大行动”的个案分析被引量: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9,121,共10页陈占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13YJC840004)
近年来,我国的农民环境抗争不断爆发而多数未能实现其抗争诉求。案例中,受到环境侵害的易村农民通过"结盟"与"树敌"、"依法"与"依势"、"示弱"与"示强"、"求内"与"借外"等多元抗争策略,试图借助政治机会、伦理道义、外部资源等提升集体...
关键词:环境抗争 政治机会结构 乡村权力结构 乡村分化 
农民环境抗争的历史演变与策略转换——基于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关联性考察被引量:2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陈占江 包智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3YJC840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的环境;开发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2AMZ009)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对宏观的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微观的农民环境抗争演变的关联性进行历时性考察发现,二者之间是一种单向度的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农民环境抗争的发生与演变、形式与策略、效果与后果无不受到政治机会结构的形塑、规范和限制。无论是...
关键词:政治机会结构 农民环境抗争 宏观结构 微观行动 
“找法”与“无法”: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秩序困境——以湘江流域港村的环境问题为例
《荆楚学刊》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郑进 汪文畅 雷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840004)
围绕"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个经典命题的思考其实多集中于"何以确立最大多数人的工具理性秩序",对于"何为秩序""何以接受秩序"则思考乏力。通过对港村环境问题的田野调查发现,面对着可视性和隐蔽性的环境污染事实,虽然村民们积极地寻找...
关键词:环境问题 法律 生活经验 秩序 
台湾环境社会学研究: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3年第4期105-111,共7页陈占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13YJC840004);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ZC304013015)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环境社会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在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运动以及环境正义等方面展开研究。台湾环境社会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中国大陆环境社会学界予以认真的学习、回顾、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台湾 环境社会学 回顾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