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5B024)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女性小说成长叙事附庸叙事裂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革命成长叙事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黄玉梅 
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哲学意蕴研究>(2005B024)成果
受主流政治话语影响,"十七年"的女性小说主要描述"爱情———革命"对立中女性解放与成长的故事,但在革命叙事中仍然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体现出从主流话语向女性话语裂变的特点。
关键词:“十七年” 女性小说 成长 叙事 
附庸与裂变——“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成长叙事
《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黄玉梅 
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哲学意蕴研究>(2005B024)成果。
由于社会参与意识的无限膨胀,作品中的性别意识一度被消解,“十七年”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有人甚至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事实上,“十七年”出现了像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女性小说 叙事 裂变 附庸 社会参与意识 《青春之歌》 《百合花》 
附庸与裂变——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成长叙事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07年第15期106-108,共3页黄玉梅 
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哲学意蕴研究》(2005B024)成果。
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十七年"的女性小说主要描述"爱情——革命"对立中女性解放与成长的故事,但在革命叙事中仍然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体现出从主流话语向女性话语裂变的特点。
关键词:“十七年” 女性文学 成长 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