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4DIB4J166)

作品数:12被引量:12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忠岐唐艳龙王小艺姜静王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大学河南省濮阳市园林绿化处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林业科学》《辽宁林业科技》《中国森林病虫》更多>>
相关主题:栗山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成虫拒食作用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被引量:20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年第3期293-299,共7页唐艳龙 王小艺 杨忠岐 姜静 魏建荣 魏可 吕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
关键词:白蜡吉丁肿腿蜂 栗山天牛 生物防治 过冷却点 
利用3种寄生性天敌防治锈色粒肩天牛被引量:19
《林业科学》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1~3龄)、花绒寄甲对中老龄幼虫(3龄末—老熟幼虫)和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在蜂虫数量比为5∶1时,释放25天后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的平...
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 生物防治 白蜡吉丁肿腿蜂 管氏肿腿蜂 花绒寄甲 
灭幼脲对锈色粒肩天牛成虫生殖系统及取食产卵的影响被引量:6
《环境昆虫学报》2012年第2期178-183,共6页王晓红 杨忠岐 张彦龙 唐艳龙 李聚颜 刘艳霞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是我国重要绿化树种国槐Sophorajaponica的最严重的蛀干害虫,成虫期啃食国槐嫩枝补充营养。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灭幼脲处理的国槐枝条饲养锈色粒肩天牛成虫,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灭幼脲处理对该天牛雌、...
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 灭幼脲 拒食作用 生殖系统 卵孵化率 
栎树林分因子与栗山天牛危害程度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3
《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476-480,共5页唐艳龙 姜静 杨忠岐 王小艺 孙光翼 吕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研究了13个与栗山天牛危害程度有关的林分因子,并对这些林分因子与栗山天牛危害林地有虫株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林地坡位、栎树胸径和主林层郁闭度3个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栗山天牛危害林地有虫株率(y)与坡位(x1)和胸径(x6)呈...
关键词:栎属 栗山天牛 林分因子 风险评估 
两种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虫粪及其寄主植物气味的学习行为被引量:14
《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第3期357-363,301,共8页王晓红 杨忠岐 唐艳龙 张彦龙 王小艺 王晓军 刘艳霞 李聚颜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377);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经研究,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与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 (Buysson)均可寄生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的低龄幼虫,可用于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探讨其学习行为,采用Y-型嗅觉仪、培养皿...
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 白蜡吉丁肿腿蜂 哈氏肿腿蜂 学习行为 嗅觉记忆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被引量:24
《林业科学》2011年第3期117-123,共7页唐艳龙 杨忠岐 姜静 王小艺 吕军 高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
关键词:栗山天牛 辽东栎 分布 数学模型 
三种仿生不育剂对栗山天牛成虫的不育效应被引量:8
《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第1期58-64,共7页姜静 杨忠岐 唐艳龙 唐桦 高纯 王小艺 孟庆伟 刘松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为筛选出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成虫的不育剂,本研究利用灭幼脲Ⅲ号、除虫脲和杀铃脲3种仿生制剂分别稀释500倍、1000倍、1500倍、2000倍、3000倍和4000倍等6种浓度进行处理,对其成虫进行了不育性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
关键词:栗山天牛成虫 不育效应 仿生不育剂 灭幼脲Ⅲ号 除虫脲 杀铃脲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被引量:16
《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唐艳龙 姜静 杨忠岐 王小艺 吕军 索默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研究了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成虫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产卵、爬行和飞翔等行为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其取食的高峰期是在晚上18时至20时;交配高峰期为17时至22时;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
关键词:栗山天牛 行为 节律 活跃值 
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3
《辽宁林业科技》2010年第4期5-7,11,共4页孙家礼 孙光冀 董小宁 高志强 唐艳龙 姜静 杨忠岐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栗山天牛羽化后未交配的雌成虫75.86%,怀有未成熟卵粒,平均未成熟卵为8.53粒/♀;成熟卵平均23.76粒/♀。产卵前期平均为4.6d,产卵期平均14.8d,产卵量平均33.2粒...
关键词:栗山天牛 生物学特性 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印楝素制剂对锈色粒肩天牛成虫和卵的生物活性测定被引量:5
《环境昆虫学报》2010年第4期493-497,共5页王晓红 杨忠岐 魏建荣 王小艺 辛贺奎 张鸣放 杨晶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12);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4J166)
为了探索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成虫期利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防治技术,使用梯度浓度的印楝素制剂处理国槐当年生嫩枝,供锈色粒肩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以研究其对锈色粒肩天牛成虫胃毒、拒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关键词:锈色粒肩天牛 印楝素 生物活性 拒食作用 卵孵化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