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WX017)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璟慧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巴什拉科学哲学诗学胡塞尔美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巴什拉译介与研究在中国
《外文研究》2016年第3期46-54,共9页张璟慧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拓扑隐喻学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研究”(16BWW00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什拉五部想象专著的‘诗’学研究”(2012BWX017)
加斯东·巴什拉是蜚声世界的科学"新认识论"的奠基者与诗学"想象论"的开创者,一生跨越科学哲学与文艺诗学两大领域。从寥寥数文,到研究、译介升温,再到走向自由、开阔、深入,国内对巴什拉的研究已开展近三十年,而未来巴什拉研究有四个...
关键词:巴什拉 法国思想家 科学哲学 文艺诗学 英美 
巴什拉对现象学的贡献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3-120,共8页张璟慧 
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什拉五部想象专著的‘诗’学研究"(2012BWX017)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作为肇始于胡塞尔的哲学方法论,迥异于西方形而上的哲学传统,深刻影响了现代哲学的走向。但不可否认,现象学并未结出它应有之果,仍具有缺陷与未完成性,始终处于后世思想家的不断改造之中。巴什拉的诗学思想,即想象理论,使主体摆...
关键词:胡塞尔 现象学 加斯东·巴什拉 想象 美学 
论巴什拉诗学思想的诞生被引量:2
《外文研究》2014年第3期59-64,106,共7页张璟慧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什拉五部想象专著的‘诗’学研究"(2012BWX017)阶段性成果
作为对20世纪科学哲学领域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加斯东·巴什拉为何从科学哲学转向文艺学?他前期的科学研究与后期的诗学探索在其思想体系中是彼此断裂还是相互承续?至今是国内外学界热议的谜团,众说纷纭。实际上,巴什拉转向诗学理论研究,...
关键词:加斯东·巴什拉 科学哲学 “新认识论” 巴什拉诗学 
巴什拉物质想象论观照下的水仙文学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张璟慧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2037);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WX017)
在文学中,水仙的足迹是世界性的,水仙的含义不断增生。以巴什拉物质想象论透视这一现象,可以发现,与传统理性主义观念相反,作为物质的水仙构成了人之想象的始基;想象对物质的回应呈现了物质的主体性;想象与物质是不断唤醒与生发的动态...
关键词:加斯东 巴什拉 物质 想象 水仙 文学 
论《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的“疯癫”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2-106,129,共5页张璟慧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2037);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WX017)
传记影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情爱偏执到近乎疯狂的女主人公阿黛尔.雨果的形象,在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除了影片主创人员对影片恰到好处的把握之外,还因为阿黛尔对虚幻情爱的偏执追求,隐秘地展示了人的一种无...
关键词:阿黛尔·雨果 疯癫 传记电影 
巴什拉:中国学术界忽视的思想家被引量: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76-80,共5页张璟慧 
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WX017);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2037)
加斯东.巴什拉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科学哲学新认识论的奠基者与文艺学想象诗学的开创者,后者更被称为对柏拉图贬斥想象传统的颠覆,开启了想象的哥白尼式革命。然而,这却是一位被中国学界忽视的思想源起者。
关键词:加斯东·巴什拉 科学哲学 文艺学 想象 
《纯真年代》中的“远离”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40-45,共6页张璟慧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被篡改的文学--电影中的英国文学史"(11YJC752037);河南大学2011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百年校庆(1912-2012)科研资助计划";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什拉五部想象专著的‘诗’学研究"(2012BWX017)
小说《纯真年代》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各自的"远离":艾兰.奥伦斯卡伯爵夫人因觉悟爱情的虚无本质而远离所爱,梅.韦拉德因承受自己在现实中的选择而远离丈夫与他人相爱的事实,纽伦.阿切尔因责任及保留内心虚幻而远离现实...
关键词:《纯真年代》 “远离” 心理 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