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50)

作品数:19被引量:59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隆张福锁孙建好肖焱波李淑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蚕豆小麦玉米玉米间作根瘤菌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被引量:1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李来祥 刘广才 李隆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
关键词: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被引量:77
《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第2期477-484,共8页刘广才 杨祁峰 李隆 孙建好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50)
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Zeamays)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间...
关键词: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小麦/大豆间作氮磷肥效的双变量分析被引量: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第4期183-186,共4页孙建好 李隆 李娟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
采用双变量分析法,分析小麦/大豆间作氮磷肥效。结果表明:①小麦/大豆间作种植施用磷肥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超过小麦,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间作系统中小麦产量,但大豆产量降低。②小麦/大豆间作的产量互补效应表现为:小麦产量提高,大豆产量...
关键词:双变量分析法 小麦/大豆间作 互补效应 产量构成 
多样性增加生产力的一种机制——蚕豆和玉米间套作对根际磷吸收的促进被引量:105
《中国基础科学》2007年第4期22-22,65,共2页李隆 李淑敏 孙建好 周丽莉 包兴国 张红刚 张福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50);973计划项目(G1999011707和2006CB100206)资助
关键词:蚕豆 佛豆 玉米 间套作 根际 根圈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和水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1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7期345-348,共4页孙建好 李隆 张福锁 马忠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25B09和2006BAD05B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资助
【研究目的】探讨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中氮肥对水分资源高效利用的调节作用,达到合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监测小麦/玉米间作不同生育期土攘水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小麦/玉...
关键词:小麦/玉米间作 种间竞争 作物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根瘤菌菌株NM353对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年第1期89-96,共8页肖焱波 李隆 张福锁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C0059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资助
采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小麦与蚕豆根系完全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研究了间作蚕豆接种根瘤菌菌株NM353,在施氮和不施氮情况下,蚕豆和小麦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分隔方式和施氮与否,接种根瘤菌菌株NM353对蚕豆的生...
关键词:根瘤菌接种 固氮 根系分隔 小麦 蚕豆 
地下部分隔对蚕豆/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影响被引量:17
《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第3期13-16,53,共5页叶优良 李隆 孙建好 张福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了地下部分隔对蚕豆/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玉米间作,蚕豆不分隔条件下籽粒和秸秆吸氮量比分隔分别增加20 10%,34 43%;玉米不分隔条件下籽粒吸氮量与分隔近似,但秸秆吸氮量比分隔减少...
关键词:蚕豆/玉米间作 地下部 分隔 硝态氮 
小麦/玉米间作根系相互作用对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1
《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第11期33-37,共5页叶优良 孙建好 李隆 张福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
通过在甘肃河西灌区的田间试验,该文探讨了地下部分隔作用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间作,间作小麦和间作玉米吸氮量在没有地下部分隔条件下都高于分隔。小麦收获后,间作小麦地下部分隔与...
关键词:小麦/玉米间作 地下部分隔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被引量:64
《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第9期1787-1795,共9页刘广才 李隆 黄高宝 孙建好 郭天文 张福锁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901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资助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
关键词:大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玉米覆膜 间作系统 相对贡献 地下部 地上部 优势 大麦 生物产量 养分吸收 
蚕豆/玉米间作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其吸磷量的影响被引量:4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第3期136-139,共4页李淑敏 李隆 张福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112)资助
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根系分隔方式蚕豆/玉米间作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对其吸收有机磷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均显著促进玉米和蚕豆吸收有机磷,与对照相比吸P量分别增加138.1%和82.3%;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有机磷有协同促进作用,蚕...
关键词:蚕豆 玉米 间作 AM真菌 根瘤菌 根系分隔方式 有机磷 吸收 促进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