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系统

作品数:230被引量:172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毕华兴许华森李隆褚贵新郑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氮量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产量及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
《塔里木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张淑婷 王进斌 李田甜 庞林斌 赵雅茹 陈国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FYC0501407);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017)。
本试验通过研究枣苜间作系统中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碳排放量、水热状况及苜蓿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高产低碳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 kg·hm^(-2)(N0)、80 kg·hm^(-2)(N1)、160 kg·hm^(-2)(N2)和240 kg·hm^(-2)(N3)...
关键词:施氮量 间作系统 苜蓿 土壤碳排放 产量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064-067,共4页胡彦红 
玉米在间作体系下氮素吸收总量超单作,苗期起优势渐长,拔节至抽雄期根系活力大增并吸纳大豆转移氮素,保障生长发育与高产,大豆间作时吸氮量有减但固氮稳定,能自我调控平衡。大豆固定氮素向玉米转移有三条途径,且受土壤氮素含量、种植密...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调控策略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6期61-68,79,共9页冉漫雪 孙东宝 丁军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量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2021YFD1900705)。
为探究北方旱作区高效合理的种植模式,选取玉米和毛叶苕子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轮作和连作与间作和单作相结合,共设置玉米轮作单作、毛叶苕子轮作单作、玉米连作单作、毛叶苕子连作单作、玉米/毛叶苕子轮作间作...
关键词:轮作 间作 作物产量 种间关系 选择效应 互补效应 
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玉米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40-48,共9页马乐正 刘宇航 蔡雪梅 罗珠珠 赵小强 牛伊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526);甘肃省科技计划(24JRRA841,24JDRA001)。
【目的】阐明玉米大豆间作下玉米冠层光环境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密度对间作玉米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陇东黄土高原间作玉米群体合理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陇东黄土高原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 光环境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氮肥减施对青贮玉米豆科饲草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4年第11期2848-2859,共12页桑会哲 王超 樊志龙 殷文 范虹 何蔚 胡发龙 柴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218);甘肃省“双一流”科研重点项目(GSSYLXM-02)资助。
针对河西绿洲灌区青贮玉米氮肥投入高、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在减氮条件下,探讨间作豆科饲草对青贮玉米产量及耗水特征的影响,为青贮玉米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于2022—2023年在武威绿洲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
关键词:间作 施氮 水分利用效率 青贮玉米 豆科饲草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带距及水肥处理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4年第10期240-247,252,共9页汤英 徐利岗 何新林 李金娟 李金泽 
宁夏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23AAC02078);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CF01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0804)联合资助。
为明晰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对不同带距和水肥供给条件的响应特征及其效应,在宁夏引黄灌区选取玉米-大豆2∶4间作种植模式,研究带距(A)、灌溉定额(W)、施肥量(F)对玉米、大豆及间作系统的生理指标、净同化率、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为玉...
关键词:带距 水肥耦合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 光合特性 产量 
水氮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环境及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年第9期124-128,共5页赵玉平 齐广平 陈小龙 高勇 张荣 
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YF7NA110);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20);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3A-054);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2-60);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扶持基金项目(GAU-QDFC-2023-12;GAU-QDFC-2022-22);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旱区特色作物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学科团队建设专项(GAU-XKTD-2022-09);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专项(Gaucwky-01)。
水氮调控在间作系统中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水分管理和氮肥供应,可以优化作物生长条件,促进间作系统水氮资源高效利用,增强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水分调控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而氮肥管理则...
关键词:水氮调控 间作系统 土壤环境 作物生产 
施氮量对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玉米科学》2024年第8期88-95,共8页陈飞 王良 李宗新 张慧 王成雨 朱英华 钱欣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1QC12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项目(SDAIT-02-07)。
为优化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氮肥管理,于2019-2020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下(N0:不施氮;N1:127.5 kg/hm^(2);N2:200 kg/hm^(2);N3:272.5 kg/hm^(2))间作系统玉米产量效应、氮素吸收利用及间作边行效应...
关键词:玉米 花生 带状间作 产量 氮素吸收 边行效应 
甘蔗/花生间作对根系生理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4年第4期889-896,共8页邱江梅 吴海宁 黄志鹏 贺梁琼 李忠 钟瑞春 韩柱强 蒋菁 黎冰 唐秀梅 唐荣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54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3-华南区栽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2GXNSFAA035492);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YT053&2022YM03)。
为探明甘蔗/花生间作对根系生理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本文设置了甘蔗单作、花生单作、甘蔗/花生间作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物和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间作甘蔗根系分泌的总氨基酸及根...
关键词:间作系统 根系分泌物 根系浸提物 土壤养分 土壤酶 
滴灌下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大豆科学》2024年第3期332-341,共10页秦德志 崔文芳 陈静 刘剑 秦丽 严海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506);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22YFHH0033)。
为研究氮肥减量结合生物炭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生物炭(2,4,6 t·hm^(-2))、氮肥减量(165,210,255 kg·hm^(-2))三因素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种...
关键词:玉米 大豆 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