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

作品数:114被引量:47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炳夏仕安刘泽民沈小七郁建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科技资讯》《地震工程学报》《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更多>>
相关主题: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库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地区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特征与识别
《科技资讯》2023年第11期154-157,共4页郁建芳 谢石文 王琐琛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220201)。
以安徽地震台网记录的数据为基础,选取震中距相近、震级相当的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事件进行对比,获取两者在时间域和时频域的特征差异。安徽地区人工爆破的发震时刻与发震位置相对固定和集中,能量释放低,波形持续时间短,衰减较快。同时,...
关键词:天然地震 人工爆破 特征识别 时频分析 
郯庐断裂带女山湖北侧探槽的新活动现象及讨论
《地震地质》2023年第2期338-354,共17页赵朋 李军辉 陶月潮 疏鹏 方震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220203);大别山监测预报实验场及郯庐断裂带探测项目(2018-340000-74-01-009017);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17Y);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金(MEMGO-202215)共同资助。
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处于断裂中段与南段的过渡区,断层新活动较为复杂。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淮河南侧浮山、紫阳一带断层晚第四纪仍有较强活动,该断层向S至女山湖的活动情况如何、晚第四纪活动是否延伸至女山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女山湖北侧 黏土团 晚更新世晚期 探槽 
当涂地震站地方震Sc震相分析及康拉德面特征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4期22-28,共7页陈江琴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项目。
2016年2月13日4时17分,芜湖市弋江区发生ML 2.1地震,震中距43.75 km,震源深度8 km。当涂地震站记录的两水平向波形均出现3个明显震相,前面2个震相分别为Pg、Sg,在横波Sg震相之后又出现一个振幅较大的不明震相。通过分析,发现该不明震相...
关键词:地方震 Sc震相 分析 康拉德面 
InSAR数据约束的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16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4期777-783,790,共8页于书媛 骆佳骥 杨源源 李成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224);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SJH-202001041);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课题(20210501)。
运用Sentinel-1A卫星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M_(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漾濞地震同震形变场长轴近NW展布升降轨形变场符号相反,视线向最大沉降量和抬升量为0.1 m。InSAR同震形变场反演的滑动分布主要集中...
关键词:2021漾濞MW6.1地震 同震形变 INSAR 右旋走滑 震源机制 
2014年金寨M_L(3.9)震群序列遗漏地震检测及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4
《中国地震》2021年第2期379-389,共11页倪红玉 谭毅培 邓莉 汪小厉 鲍子文 方震 洪德全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0026);2020年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20200501)共同资助。
针对2014年8月—2015年1月安徽金寨发生的M_(L)3.9震群,利用匹配滤波技术补充台网目录遗漏的地震事件,再利用波形互相关震相检测技术标定P波和S波到时,进一步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群进行重定位,结合震源机制解等分析此次震群活动可能的...
关键词:匹配滤波 金寨震群 遗漏地震检测 双差定位 发震构造 
安徽安庆4.8级强震动记录分析
《中国科技信息》2020年第18期55-56,共2页赵希磊 陈胜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170602)。
"十五"期间投入使用的安徽区域强震动台网,共有五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到安庆4.8级地震的加速度时程。记录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10.4 cm/s^2,震中距为100 km。这次地震为我们今后进行强震动观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 强震动观测 加速度时程 震中距 强震动台网 强震动台站 最大峰值加速度 经验启示 
模拟退火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
《华北地震科学》2019年第4期73-77,共5页杨波 张炳 隆爱军 韩成成 周冬瑞 袁勇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项目(20180411)
阐述了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地震定位中的原理,以震相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差(到时残差)为目标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以获得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模拟退火算法的地震定位中根据震相的可靠程度对不同震相设置了相应的定...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 目标函数 震相定位权重 定位精度 应用 
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安徽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11期4-13,共10页郁建芳 张炳 黄显良 谢石文 韩成成 
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科技惠民项目(2016080802D117);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190402)共同资助
根据安徽台网25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运用频率域反褶积的方法提取接收函数,并采用H-Kappa扫描法反演得到安徽地区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与纵横波速度比。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皖西南大别山地区...
关键词:安徽地区 接收函数 H-K叠加 S波速度结构 莫霍面 
安徽地区震源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华南地震》2019年第3期32-41,共10页郁建芳 谢石文 张炳 隆爱军 韩成成 杨波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190402)
基于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记录到的ML2.5~5.0级地震,根据中小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原理,利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分别计算了安徽地区地壳平均非弹性衰减因子Q值和安徽24个省属专业地震的台站场地。...
关键词:安徽地区 非弹性衰减因子 台站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相关性 
地震台站监测运维技术革新及运用被引量:1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26期160-161,164,共3页尹传兵 丁雨 
安徽省地震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90412)
安徽省淮北地震台作为洞体形变观测台站,目前拥有DSQ型水管倾斜仪、SS-Y型伸缩应变仪和SSQ-2I型石英水平摆三套地形变数字化观测仪器,运行十多年来,淮北台从制度管理模式、人员业务水平到观测技术革新不断探索创新,数据处理和内在质量...
关键词:地震监测 技术革新 成果应用 观测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