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850001)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海力波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研究》《民间文化论坛》《西北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黑衣壮社会空间社会宇宙观文化认知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黑衣壮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平等模式
《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4期42-50,共9页海力波 
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科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及其文化表征>(06JC850001)阶段性成果
黑衣壮传统文化的社会性别模式既承认两性存在着心、生理上的明显差异,也充分肯定女性在生命延续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强调两性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价值上的互补性的性别平等观念。男女两性在不同层面相互涵盖并最终达致和...
关键词:黑衣壮 社会性别 互补 平等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人观表征——从《自我之舞:人观与加瓦尔地区般度戏史诗剧的表演》谈起被引量:1
《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171-178,共8页海力波 
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及其文化表征”(06JC850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相关民族志作品的分析,指出,人观研究可以使艺术人类学更深入地参与人类学主流理论的讨论,也有助于我们探寻不同文化中独特的自我建构与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推进艺术人类学的发展。-’
关键词:人观 表征 仪式剧 艺术人类学 
从村落记忆到族群史观——黑衣壮族群历史表述中的能动性被引量:3
《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59-68,共10页海力波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及其文化表征--对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个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JC850001
边缘族群是否可能通过把自身纳入国家历史的大脉络中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表征自我存在的机会?在借用新的历史表征方式时有没有从原有的时间观、历史记忆等文化认知内容中吸收养分,新旧历史话语在文化上的内在联系究竟如何?本文以广西黑衣...
关键词:黑衣壮 历史表述 能动性 
审美感知与文化认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人色彩观的人类学分析被引量:4
《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1-6,47,共7页海力波 
国家教育部2006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及其文化表征--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个案研究(06JC850001)
黑衣壮人对色彩的分类与审美感知受到客观技术手段与生理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与其独特的世界观、人观等文化认知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尝试以黑衣壮为个案研究,指出:审美感知是文化认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理解前者,审...
关键词:黑衣壮 色彩观 审美感知 文化认知 
“三界”宇宙观与社会空间的建构——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空间观念的研究被引量:10
《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68-79,共12页海力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及其文化表征--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个案研究"(06JC850001)成果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
关键词:黑衣壮 宇宙观 社会空间 认知与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