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5010400)

作品数:3被引量:4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林钟大赉李顺李羿芃刘德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青藏高原变质作用新生代陆内俯冲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演化被引量:43
《地质科学》2013年第2期317-333,共17页丁林 钟大赉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际合作项目(编号:KZCX2-YW-GJ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05010400);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1)资助
在野外填图,构造观察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识别并描述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中的推覆断裂、正断裂及走滑断裂、背斜(形)和向斜(形)等构造类型,讨论了这些构造位置及与印度板块挤入,印支地块旋转的关系,还探讨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对印度...
关键词: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13年第2期449-467,共19页杨迪 丁林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际合作项目(编号:KZCX2-YW-GJ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05010400);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1)资助
本文在可可西里北部边缘银顶山地区首次发现含橄榄石的高镁高钾质超基性火山岩。火山岩在阿尼玛卿—昆仑—木孜塔格缝合带南侧呈熔岩残丘形式产出,分布面积约为0.2 km^2,其形成时代为上新世(5~4 Ma),是岩浆的快速侵位—喷溢的结果。斑...
关键词:高镁-高钾质 白榴碧玄岩 上新世 软流圈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沙克达拉穹窿变质作用及新生代下地壳演化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3年第2期468-483,共16页李羿芃 丁林 刘德亮 OimahmadovIlhomjon MustafoGadoev NegmatRajabov 李顺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际合作项目(编号:KZCX2-YW-GJ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050104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1)资助
帕米尔高原从西到东展布的8个新生代变质穹窿构成帕米尔高原变质地壳的主体,沙克达拉穹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沙克达拉穹窿变质杂岩中石榴矽线石片麻岩峰期组合(Grt+Ky+Bi+Rt+Pl+Qz)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丁约810oC/P约10kbar;石...
关键词:帕米尔穹窿 下地壳 新生代变质作用 陆内俯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