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541403)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叶培盛吴中海苗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第四纪研究》《现代地质》《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东昆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古地震地震复发间隔晚第四纪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Quickbird影像除云方法及应用--以崩错地区为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5期657-660,共4页李亚平 苗放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3)
以西藏崩错地区的快鸟遥感影像为例,详细论述了遥感图像除云原理以及如何处理薄云和厚云同在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后同态滤波的像素级融合恢复图像新方法,首次将高频强调滤波思想引入除云领域,进行了一些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快鸟图像 像素级融合 高频强调滤波 平均梯度 
基于D-InSAR方法监测羊八井—当雄区域活动断层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34期61-61,共1页李亚平 晏明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3)。
介绍了利用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羊八井—当雄区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地面形变测量的研究,获得了羊八井-当雄区差分条纹图和视向线形变位移图,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说明采用二轨雷达干涉差分测量方法提取该区域地面形变信息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D—InSAR 活动断层 形变测量 
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晚第四纪古地震历史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14-221,共8页胡道功 叶培盛 吴芳 张耀玲 吴中海 刘琦胜 吴珍汉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6DFA21320);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0711510和1212010541403)资助
对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共揭露出9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39090±2348aB.P.,27780±2360aB.P.,24100±1451aB.P.,19850±1690aB.P.,12670±714aB.P.,8980±544aB.P.,6380±388aB.P.,4425±26...
关键词:古地震历史 晚第四纪 强震复发间隔 东昆仑断裂两大滩段 
以Doris进行雷达干涉研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被引量:4
《遥感信息》2007年第4期36-39,I0004,共5页晏明星 苗放 汪宝存 赖德军 漆小英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3)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以其全天候、全天时、并能快速得到DEM而引起全世界地学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处理过程复杂及条件要求严格,目前除购买高价的商业软件外,一般的研究人员很难投入到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去。利用以荷兰Delft大...
关键词: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 DORIS 
青藏高原移动冰丘引起输油管道拱曲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中国地质》2007年第4期675-681,共7页王连捷 吴珍汉 胡道功 王薇 孙东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41403);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2001CB711001)子项目资助。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沿活动断裂发育有移动冰丘,其对输油管道、桥梁、涵洞等工程设施具有破坏作用。应用ANSYS有限元通用程序,对移动冰丘引起的输油管道的破坏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应力场、...
关键词:移动冰丘 输油管道 数值模拟 常年冻土 地质灾害 
BP人工神经网络在青藏铁路南段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第3期79-85,共7页周春景 吴珍汉 石广仁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
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区域构造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领域,对青藏铁路南段沿线的构造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选用断层运动速率、地震震级、温泉温度及剪切应变4个关键影响因子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构造活动强度(α...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 定量评价 青藏铁路南段 
用InSAR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第2期157-160,89,共4页苗放 梁军 叶成名 杨智翔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获取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探测地面微小形变的新技术。这里概述了干涉测量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利用青藏高原库塞湖地区的数据对干涉测量获得地面数...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地面高程模型 误差分析 
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被引量:14
《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1期27-34,共8页胡道功 吴中海 吴珍汉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项目(批准号:1212010541403);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计划"青藏高原深部过程与地表效应"项目(批准号:2001CB711001)共同资助
对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研究。除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外,共揭露出9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31900±1923aB.P.,27990±1681aB.P.,23635±1427aB.P.,20345±1225aB.P.,16865±1018aB.P.,12...
关键词:古地震 晚第四纪 地震复发间隔 东昆仑断裂库赛湖段 
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全新世古地震研究被引量:24
《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6期1012-1020,共9页胡道功 叶培盛 吴珍汉 吴中海 赵希涛 刘琦胜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0541403)资助
对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共揭露出6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10302±651aB.P.,8650±500aB.P.,7160±506aB.P.,2830±170aB.P.,1985±121aB.P.和1540±92aB.P.;古地震重复...
关键词:古地震历史 地震复发间隔 全新世断层活动 东昆仑断裂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现代地质》2006年第2期239-251,共13页吴珍汉 王连捷 胡道功 吴中海 叶培盛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1CB711001);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541403)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
关键词:移动冰丘 不均匀冻胀 桥墩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北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