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1JA720044)

作品数:4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建华周蓉徐刚黎映桃陈晚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伦理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法律权利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道德权利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法治社会的形成与道德地位的变化被引量:2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27-30,共4页李建华 徐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 0 1JA72 0 0 4 4)阶段性成果之一
法治社会的发源地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里孕育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及民众文化等因素在东西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催生了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差 ,道德地位在德治主义传统文化的...
关键词:法治社会 道德 社会对位 
制度与德性的融合:当代中国的廉政建设模式被引量:2
《衡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李建华 黎映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 (0 1JA72 0 0 44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以法治腐是廉政建设的基本模式 ,但法律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使得以法治腐也是力不从心 ;中国古代倡导以德养廉 ,但也因道德过分相信“自律”而无法扼制中国几千年的制度性腐败 ;只有德法并举 ,建立起“制度———规范———德性”三维...
关键词:廉政建设 “依法治国” 当代中国 德法并举 制度性腐败 德性 “以德治国” 治理模式 必然要求 局限性 
现代德治的几个理论问题被引量: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63-168,共6页李建华 陈晚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 (0 1JA72 0 0 44 )
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标志是由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变为基于民主、平等的“自治” ,这就决定了现代德治与传统德治的本质差别。现代德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治”或“德治” ,而是基于法治的“善治” ,它是一种治国...
关键词:人治 现代德治 法治 善治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被引量:20
《伦理学研究》2002年第1期16-20,111,共6页李建华 周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01JA720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道德权利是公民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在公民社会中既是法律权利的基础,又是法律权利的扩展和深化,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对等等特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道德权利的存在,相反,道德权利在公民社会中表...
关键词:公民社会 公民道德 道德权利 法律权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