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0960)

作品数: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桂侠汪卫东王亚娜吕学玉周璇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技术与应用》《世界睡眠医学杂志》《世界中医药》《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中医心理学中医诊法心理病因病机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医心理学特色诊法之提纲式作业被引量:5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9期769-771,共3页汪卫东 李桂侠 王亚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A0960)
提纲式作业是现代中医心理学临床特色诊法之一.提纲式作业主要包括“①痛苦、伤心、委屈的事情;②担心、害怕、恐惧的事情(听到或看到);③性与情感方面难以启齿的事情(听到或看到);④最信赖、依赖、难忘的人及原因;⑤最轻松快乐、...
关键词:诊法 中医 中医心理学 提纲式作业 
心理与死亡的思考被引量:2
《医学争鸣》2015年第3期6-9,共4页李桂侠 张锦花 魏慧军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A0960);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创新基金
死亡是心理不可避免并会涉及和必须探讨的内容。对于个体而言死亡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但摆脱死亡恐惧和对永恒追求的补偿过程促使了生命产生和进化。生物获得对永恒追求心理满足的同时,精神挣脱了死亡的束缚,产生了灿烂丰富的精神文明和...
关键词:心理 死亡 健康 
中医心理学诊法之望诊被引量:1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4期289-292,共4页李桂侠 王亚娜 刘学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A0960)
通过查阅文献和对临床经验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病历的总结,归纳中医心理学望诊的内容。望诊是中医心理学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心理学望诊主要包括面部望诊(望神、望目、望表情和望色)和姿势形态的望诊,是疾病诊断过程中必用...
关键词:望诊 心理 中医心理学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中催眠与气功的完美结合与创新被引量:3
《世界中医药》2015年第2期276-279,共4页李桂侠 周璇梓 梁秋语 王处渊 薛家鹏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中美两国评估比较研究>(编号:2011DFA0960)
目的:探讨催眠与气功的结合与创新。方法:从阐述催眠疗法产生和与气功疗法结合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催眠和气功的相关性和各自的利弊。结果:催眠与气功结合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
关键词:TIP 气功 催眠 
不安全感的积极作用探析被引量:1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4期296-298,384,共4页李桂侠 林颖娜 王芳 吕学玉 杜辉 黄艳影 王亚娜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11DFA0960)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们都更多的探讨和研究安全感的积极作用以及不安全感的不利影响,关于不安全感的积极作用方面讨论和研究的不多。然而从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不安全感应该是生而有之,它促使人类思考,产生相关的行为。正是这些思...
关键词:理论 不安全感 
中医对失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被引量:43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年第3期183-188,共6页李桂侠 王处渊 周璇梓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A0960)
中医学对于失眠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经较为系统,现代中医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失眠症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并对《内经》为源的睡眠和失眠理论进行了充实、完善和发展。目前中医对于失眠认识主要有阴阳学说、营卫学说...
关键词:失眠症 中医 病因病机 
"安全感"与"不安全感"之阴阳辨证关系被引量: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1期1-4,共4页李桂侠 吕学玉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11DFA0960)
目的 探讨"安全感"与"不安全感"之阴阳辨证关系.方法 将中医理论中"安全感"的论述与现代心理学"安全感"的研究相结合,用中医学阴阳理论阐释"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辨证关系.结果 "安全感"与"不安全感"存在着相互转化、...
关键词:安全感 关系 阴阳 
中医心理学的非线性混沌理论被引量:8
《世界中医药》2013年第4期367-370,共4页李桂侠 洪兰 吕学玉 杜辉 李世通 黄艳影 王亚娜 汪卫东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11DFA0960)
对混沌从初始含义到非线性混沌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概要阐述了非线性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首次尝试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探讨了中医心理学的起源和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 非线性混沌理论 
心理治疗本土化与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被引量:8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汪卫东 李桂侠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中美两国评估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1DFA0960)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对心理治疗本土化与本土心理治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心理治疗本土化的自发过程,以及心理治疗本土化的两条途径,论述了文化在心理治疗本土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中国主要的本土心理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心理治疗 本土化 本土心理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