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028)

作品数: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美馨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更多>>
相关主题:《诗经》《诗经·关雎》赋格多声部经注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多声部赋格经注策略及其对中国经典“走出去”的启示——以理雅各《诗经·关雎》注释为例被引量:9
《外国语》2016年第3期83-91,共9页胡美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礼’话语研究"(10YJAZH028)成果之一
对理雅各《关雎》注释与中国历代注疏的比较分析表明:"多声部赋格"是理雅各《诗经》跨文化诠释的一个突出策略,该策略在内容上着意呈现中国经史文献就同一文本的不同诠释观点,在文本编织上与中国历代注疏文献密切互文,同时技巧性地植入...
关键词:理雅各 《诗经》 多声部赋格 中国典籍翻译 经典诠释 
黄帝祭祀文化认同的话语嬗变被引量:2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6,13,共7页胡美馨 赵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028);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1018058)
基于福柯的话语建构理论和费尔克劳夫"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话语分析框架的文本解读表明:从清朝、民国到当下的黄帝祭祀文化认同话语建构具有明显的嬗变特征。清朝(1723年)黄帝祭文互文性不明显,其典型的中国传统话语建构了"天子-家...
关键词:黄帝祭文 文化认同 话语嬗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