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029)

作品数:4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谱忠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影新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影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藏语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电影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藏语电影的生产背景与文化传播被引量:17
《电影新作》2014年第3期45-52,共8页胡谱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AZH029)
2004年之后,中国电影新的产业背景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产生了意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母语电影"的制作上,而"藏语电影"是"母语电影"中的一种。新出现的"藏语电影"具有完全不同于中国电影史上藏族题材电影的美学视野,但这种被建构...
关键词:藏语电影 文化生产 文化传播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被引量: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02-112,共11页胡谱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产业与文化研究"(10YJAZH029)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母语电影 民族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被引量:10
《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63-67,共5页胡谱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与文化研究>(批准号10YJAZH02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从中国电影史三个阶段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里国家形象的不同建构方式和特征,也探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如何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国家形象 中国电影史 建构方式 社会文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文化维度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93-97,共5页胡谱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与产业研究"(10YJAZH029)
20世纪90年代部分民族志纪录片,除了在影视人类学中找到学科的依托,也在有关"新纪录运动"的序列里被电影研究界认知。在影视人类学领域,过去对这批民族志纪录片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局限于纪录片的人类学维度,而疏于对其文化背景进行梳理。...
关键词:90年代 民族志纪录片 少数民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