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A751006)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黎明朱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新诗文体观古典主义新派诗胡怀琛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梁启超“过渡期”的新诗文体观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29-34,共6页熊文韵 赵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0XJA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梁启超是活跃在清季和民初两个时期的诗歌文体家,其在五四前后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最中庸"新诗文体观。他主张文言诗与白话诗折中,新体诗与旧体诗调和;他还主张积极拓展诗体的疆界,调和诗词曲赋歌谣山歌弹词,将其一并纳入新诗以建构"广...
关键词:梁启超 “过渡期” “新诗” 文体观 
“时间的政治”与学衡派文学发展观的历史命运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99-210,共12页赵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10XJA751006)
与新文学派解释文学史的线性模式不同,学衡派对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阐释是基于循环时间概念的。尽管其对线性进化文学史观进行了不少修正,丰富了文学发展理论的内涵,对中国文学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改革思路,但由于他们解释文学发...
关键词:学衡派 文学发展观 “时间的政治” 循环时间 线性进化 历史命运 
林庚新格律诗论的语言结构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5-63,共9页赵黎明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0XJA751006)
林庚是将古典文学研究与新诗形式探索进行有机结合的诗论家,其所提出的"半逗律论"、"节奏音组论"、"普遍形式论"等,便是此种"沟通新旧文学"的重要收获。无疑,这些成果丰富了新诗理论,对新诗文体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以乐诗为标准对...
关键词:林庚 新格律诗论 语言结构 
论梁实秋的新诗文体观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27-32,58,共7页赵黎明 
作者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编号10XJA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着为"新诗前途"的担忧,梁实秋对于新诗文体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索。在理性节制情感的原则之下,他坚持新诗创作要把意绪注入一个美的模型,强调诗的形式之于新诗不可或缺,但是更为强调"诗的内容"之于新诗的决定意义;他将诗歌与散文...
关键词:梁实秋 新诗 文体观 
“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中国文学史叙述中的一种批判性进化观
《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51-156,共6页赵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0XJA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钟摆论"是在对线性进化论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从晚清到五四若干人文主义者的文学史叙述中。晚清之时,章太炎在对新世纪派的批驳之中,提出了"俱分进化"的观点,而王国维则首次将钟摆论移用于文学史叙述,提出了优...
关键词:线性进化 钟摆论 文学史观 
“诗辨”意识与古典主义“新诗”观念的建立——胡怀琛关于新诗文体理论的另一种探索被引量: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80-88,共9页赵黎明 朱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10XJA751006)
新文学之初,胡怀琛被新文学作家视为"旧派文人",然其在传统"辨体"思维影响下提出的"新派诗"观点,对于新诗理论建设颇有借鉴意义。在诗歌本质方面,他坚持"情感"和"音节"的密不可分;在诗歌文体方面,他强调诗文之别和诗歌之别;关于中外诗...
关键词:胡怀琛 “诗辨” 新派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