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323)

作品数:24被引量:38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柴强赵财殷文冯福学于爱忠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农业学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塔里木大学学报》《草原与草坪》更多>>
相关主题:间作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豌豆秸秆还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绿洲灌区水氮减施密植玉米的光合源动态和产量表现被引量:15
《核农学报》2020年第6期1302-1310,共9页张喜军 魏廷邦 樊志龙 柴强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150312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
为进一步探索河西绿洲灌区玉米在水、氮减量的条件下能否支撑较高的种植密度而获得高产,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传统灌水(W1)和生育期减量20%灌水(W2)2个灌水梯度,高施氮(450 kg·hm^-2,N1)、减量30%施氮(300 kg·hm^-2、N2)2个施氮水...
关键词:绿洲灌区 水氮减施 密度 光合势 产量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作物间作氮磷利用特征被引量:2
《草原与草坪》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陈桂平 丁小琴 樊志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资助。
针对河西绿洲灌区间作施肥量不合理,氮、磷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试验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间作大豆、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作物间作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累积及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小麦间作大豆和玉米间作豌豆的...
关键词:间作 产量 绿洲灌区 氮素利用效率 磷素利用效率 
一膜两年用少耕轮作对水氮减投小麦产量形成的促进效应被引量:12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19期3651-3662,共12页樊志龙 赵财 刘畅 于爱忠 殷文 胡发龙 柴强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323)
【目的】针对干旱绿洲灌区覆膜玉米多年连作、水肥管理不合理、种植模式单一造成的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水氮减投条件下一膜两年用少耕轮作对小麦产量形成的促进效应,为农田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生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春小麦一膜两年用 轮作 光合产物运转 产量构成 水氮减投 
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种植密度优化效应研究被引量:2
《塔里木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10-117,共8页陈国栋 万素梅 赵宏福 陈锦锋 柴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TDZKJC201606)
为明确间作系统的密度效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对密度与间作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间作各处理的LER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密度与间作组分产量呈...
关键词:间作 密度 产量 相关关系 
绿洲灌区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的耗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5
《作物学报》2017年第9期1347-1356,共10页王巧梅 樊志龙 赵彦华 殷文 柴强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150312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资助~~
针对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绿洲灌区玉米生产,密植对玉米耗水特性影响研究薄弱,以及生产实践中缺乏调控种植密度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等问题,2012—2015年,以先玉335为参试品种,在相同施肥、灌水制度下,设75 000株hm–2(...
关键词:密植 耗水量 蒸散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带型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种间竞争力的影响被引量:13
《西北农业学报》2017年第7期990-997,共8页陈国栋 万素梅 冯福学 柴强 赵宏福 陈锦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3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0);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TDZKJC201606)~~
以小麦/玉米间作为对象,设置3种不同带型模式(小麦/玉米行比为6:2、6:3和6:4),研究间作体系中带型改变对种间竞争力和群体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间作高产优化带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3种小麦/玉米间作模式均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关键词:带型 小麦间作玉米 作物产量 种间竞争力 
根间作用与密度协同作用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6
《作物学报》2017年第5期754-762,共9页王一帆 秦亚洲 冯福学 赵财 于爱忠 刘畅 柴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资助~~
密植是间作模式下重要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间作适应密植的产量构成响应机制。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不隔根、尼龙网隔根(阻断根系交叉,仅有水分养分的交流)和塑料布隔根(完全阻断)3种根间...
关键词:间作 密度 根间作用 产量 产量构成 
不同灌水水平及一膜两年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2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57-62,共6页赵财 柴强 殷文 胡发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2015031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
【目的】为给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优化耕作措施、地膜再利用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覆膜免耕(NT)、秋免耕春覆膜(RT)和传统耕作覆膜(CT)方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
关键词:一膜两年用 灌水水平 土壤温度 绿洲灌区 玉米 
河西灌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第2期180-187,共8页殷文 陈桂平 柴强 郭瑶 冯福学 赵财 于爱忠 刘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1503125-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资助~~
出苗率及出苗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丰欠,针对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秸秆还田对绿洲灌区小麦出苗及群体动态影响研究薄弱问题,研究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与产量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对于优化耕作措施...
关键词:春小麦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出苗 产量 
间作系统的水分竞争互补机理被引量:22
《生态学杂志》2017年第1期233-239,共7页柴强 殷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资助
综合国内外间作复合群体水分高效利用的特征及其种间竞争互补机理,展望了未来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及领域。间作复合群体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水分环境。竞争和互补是同一种间关系的两个方面,量化间...
关键词:间作 水分利用 种间作用 生态位分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