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J005)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晓兰吴潮郭舒然李文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传教士中文报刊传教士中文报刊办刊宗旨西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小孩月报》史料考辨及特色探析被引量:3
《浙江学刊》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郭舒然 吴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由范约翰创办的《小孩月报》,是我国最早的画报,它将当时的西方文明以生动明易的形式传输给中国儿童。由于与《小孩月报》同时期还存在着另外两份同名报刊,我国报史学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其间关系有所混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该刊...
关键词:《小孩月报》 新闻史研究 传教士中文报刊 
论《中外新报》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89-92,共4页赵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外新报》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第二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也是浙江的第一份近代报刊。由于该刊在中国大陆已经失传,在国外也只有残本,因而对它的研究远逊于同时期的《遐迩贯珍》与《六合丛谈》,报史学界在《中外新报》的创刊日期、停刊日...
关键词:《中外新报》 问题辨析 内容阐述 
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108-112,共5页赵晓兰 李文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J005)
中国古代报纸邸报,是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工具。19世纪下半叶,晚清报刊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由古代报纸向近代报刊的转型。
关键词:邸报 晚清报刊 中国古代报纸 
馆藏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利用的类型研究——以传教士中文报刊为研究个案被引量: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6-9,67,共5页吴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立项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以传教士中文报刊为研究个案,分析目前国内馆藏珍贵历史文献资料保存、整理与利用的类型与方式,探讨图书馆如何有效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成果,开掘多种利用途径,使馆藏的珍贵历史资料文献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关键词:馆藏文献 传教士中文报刊 整理利用 类型研究 
我国早期报刊新闻的产生及其演变
《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45-49,共5页赵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中文报刊将新闻引入中国,并将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带进中国。19世纪下半叶中文商业报刊兴起后,报刊新闻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新闻文体出现了混乱状态,但它为下一世纪的快速发展作好了准备。
关键词:早期报刊新闻 传教士中文报刊 中文商业报刊 
我国关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被引量:1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101-106,共6页吴潮 赵晓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之后,已进入较为系统的阶段。本文的研究意见认为目前传教士中文报刊存在着整体性研究与个案性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个案性研究中热点与冷灶之间的极大反差,基于二手资料的研究较...
关键词:中文报刊 传教士 原始资料 整体性研究 二手资料 报刊内容 不平衡 个案 
从传播西教到传播西学——传教士中文报刊办刊宗旨的演变被引量:4
《学术月刊》2008年第12期92-97,共6页赵晓兰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大量中文报刊。最初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以宣传宗教,传播教义为目的。至《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办刊宗旨中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传播科学知识成了主要内容。1840年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办刊...
关键词:传教士 中文报刊 西教 西学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97-102,共6页赵晓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批准号:08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
关键词:十九世纪 报刊评论 新文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