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CNU11C010015)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佐斌温芳芳魏谨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技术与应用》《中国特殊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IATAMP无偏外显内隐联想测验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偷窃癖者的鉴别、干预及心理进展评估——偷窃癖者的鉴别及用绘画作为心理进展评估的案例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12期49-52,共4页魏谨 佐斌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研培育项目"青少年网络行为动力模型与干预技术研究"(编号:CCNU11C010015)子课题"社交网络中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编号:CCNU11C01005-24)
一、前言 偷窃癖,俗称偷窃狂,人们对其模糊的印象多来自影视作品或新闻报道,生活中并不常见。这是一种病理性偷窃,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 Disorders,4th,D...
关键词:心理干预 偷窃癖 案例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鉴别 评估 绘画 偷窃行为 
无偏见目标对内隐与外显相貌偏见的调节效应——基于IAT与AMP的测量被引量:7
《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温芳芳 佐斌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研培育项目"青少年网络行为动力模型与干预技术研究"(编号:CCNU11C010015)子课题"社交网络中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编号:CCNU11C01005-24)
本研究分别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对内隐相貌偏见进行测量,考察了无偏见目标对内隐与外显相貌偏见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的相貌偏见普遍存在;(2)内隐与外显的相貌偏见之间整体表现出结构的分离;(3...
关键词:相貌偏见 无偏见目标 内隐联想测验 情感错误归因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